3)脊髓小腦前束。位於脊髓小腦後束的前方,其纖維起自後角細胞和兩側的中間內側核,上行止於小腦皮質。脊髓小腦前束的纖維排列和功能與脊髓小腦後束大致相同。
4)脊髓丘腦側束。位於側索的前部,脊髓小腦前束的內側,其纖維起自對側後角固有核,經白質前連合交叉,上行止於丘腦,纖維排列由內向外依次為來自頸、胸、腰、骶部的纖維,脊髓丘腦側束的功能是前部傳導痛覺,後部傳導溫度覺。
5)脊髓丘腦前束。位於前索,在脊髓丘腦側束的前內側,纖維起自對側後角固有核,經白質前連合交叉,上行止於丘腦。其功能為傳導粗略觸覺和壓覺,其纖維排列定位與脊髓丘腦側束基本相同。
(3)下行纖維束脊髓內的下行纖維來自腦的不同階段,包括皮質脊髓束、紅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頂蓋脊髓束、網狀脊髓束和內側縱束等。
1)皮質脊髓束。是脊髓中最大的下行束,起自大腦皮質運動中樞,經內囊、腦幹下行到延髓的下端,大部分纖維交叉後,到對側脊髓側索下行,成為皮質脊髓側束。未交叉的小部分纖維進入同側脊髓前索,為皮質脊髓前束,此束隻下降到胸段,在下行過程中大部分纖維逐節經白質前連合交叉,止於對側的前角細胞。皮質脊髓束的纖維除直接止於前角細胞外,尚有一部分止於脊髓的中間神經元,經過中繼之後,再傳到前角細胞。皮質脊髓束的主要功能是控製骨骼肌的隨意運動。皮質脊髓側束的纖維排列是支配上半身的纖維在內側,支配下半身的纖維在外側,從內到外依次為頸、胸、腰、骶。
2)紅核脊髓束。位於皮質脊髓束的前方,脊髓小腦後束的內側。起於中腦紅核,纖維發出後立即交叉,下行入脊髓側索,進入後角,經中繼後再到前角細胞。此束隻達脊髓上部,主要調節屈肌的緊張。
3)頂蓋脊髓束。起於中腦頂蓋上丘和下丘部,纖維發出後立即交叉,下行入脊髓上胸段的前索和側索,部分纖維進入後角,經中繼後再到前角細胞,參與完成視覺和聽覺的防禦反射,與頸部和上肢的反射性姿勢活動有關。
4)前庭脊髓束。起於腦橋的前庭外側核,進入同側脊髓的前索與脊髓丘腦前束相混雜,大部分經過中間神經元再到前角細胞。其功能是興奮伸肌,抑製屈肌,維持體位和平衡。
5)網狀脊髓束。起於腦幹網狀結構,交叉的纖維進入對側脊髓側索,不交叉的纖維進入同側脊髓前索,下行止於前角細胞或中繼後再到前角細胞,其功能為調節肌緊張。
6)內側縱束。起於中腦的中介核和達克謝維奇(Darkschewitsch)核,但大部分纖維來自雙側腦橋網狀結構,在腦幹中聯絡眼肌運動核和前庭神經核。在脊髓前索中下行達上部胸髓,經中繼後再到前角細胞。主要功能是聯係和協調眼球和頭部運動。
【脊神經根】
脊髓的兩側前、後方各有1對神經根,前、後根均由一係列神經纖維束(根絲)組成。前根為運動性傳出根,後根為感覺性傳入根,後根較前根略粗,二者在椎間孔處會合。後根在會合前鄰近椎間孔處有一橢圓形膨大,為脊神經節。
1.前根
起於脊髓的前角和側角,含有大小兩種有髓鞘纖維。大纖維屬隨意肌運動纖維,支配軀體的橫紋肌,小纖維是自主神經的節前纖維,支配血管和內髒器官的平滑肌,隻見於第8頸髓至第3腰髓和第2~4骶髓前根內。
2.後根
由神經節細胞的中樞突所組成,粗大的有髓鞘纖維傳導來自肌、腱、關節和皮膚黏膜的本體感覺,小的有髓鞘纖維傳導痛覺、溫度覺和部分觸覺。此外也有極少數由側角細胞發出的纖維加入後根、脊神經,支配皮膚血管的舒縮運動。
前、後根在穿出硬脊膜後排列關係有了改變,在椎間孔中部呈上下排列,後根在上,前根在下。在椎間孔內脊神經節的外方,前、後根彙合組成脊神經。
3.神經根與椎間孔的關係
由於脊髓短而椎管長,各節段的脊神經根在椎管內走行的方向和長短各有不同。頸神經較短,行程略近水平,胸部的則斜向下行,而腰骶部的神經根較長,行程近於垂直,並彙集成束,稱為馬尾。
脊神經離出椎間孔的方位也因脊椎節段不同而各異。第1~7頸神經是在同序頸椎上方的椎間孔穿出,第8頸神經是在第7頸椎下方的椎間孔穿出,胸、腰神經均在同序椎骨下方的椎間孔出椎管,第1~4骶神經由同序的骶骨前、後孔穿出,第5骶神經和尾神經由骶管裂孔穿出。
在椎間孔處,脊神經有重要的毗鄰關係,其前方有椎體和椎間盤,後方有椎間關節及黃韌帶,而在頸椎椎間孔的前方還有鉤椎關節。此外,出入椎間孔的結構還有脊髓的動、靜脈和脊神經的返支,又稱竇椎神經。因此脊椎病變可累及脊神經,出現感覺或運動障礙。當鉤椎關節變性增殖時,對神經根的壓迫因病變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骨刺靠近椎間孔時隻壓迫前根,可出現弛緩性癱瘓而無感覺改變。骨刺在椎間孔中部上方時,隻壓迫後根和神經節,僅有疼痛等感覺障礙而無運動障礙。
【自主神經】
自主神經分布於腺體、血管和內髒的平滑肌,故又稱內髒神經,包括交感與副交感神經。二者皆由神經節、節前神經元和節後神經元組成,其中樞部分位於大腦、腦幹和脊髓的各個節段,脊髓內的屬於低級中樞。自主神經周圍近端部分與軀體神經並行,含有傳入和傳出纖維,因此具有感覺和運動兩種功能。
1.交感神經
脊髓的交感神經中樞位於頸8~腰3髓節的側角內,由側角細胞發出有髓纖維,經前根和白交通支進入脊柱兩旁的交感神經節內。節前神經元位於脊髓側角內,節後神經元在椎旁神經節內。椎旁神經節共有22~25對,其中頸部3對,包括頸上節(頸1~4)、頸中節(頸5、6)、頸下節(頸7、8)。多數頸下神經節又與胸1神經節合並成為星狀神經節;胸部10~12對;腰部4~8對;骶部2~3對;尾部由兩側會合為1個神經節。椎旁各神經節之間有神經纖維相連,組成交感神經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