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是指牙齒疼痛,是口腔疾病中常見病症之一,無季節和年令性。引起的原因很多,如齲齒、牙髓炎、牙周炎、智齒冠周炎等,都可造成牙痛。其特點多表現為患齒及周圍牙齦疼痛,常反複發作,遇冷、熱、酸、甜等刺激的時候,可使疼痛加劇。如有炎症擴散,則腫脹嚴重,或有膿腫形成。也有隱隱作痛,痛無定處,入夜加重。多數病人伴有頭痛、口渴、牙齒鬆動、口酸口臭等症狀。
按摩方法
1.掐合穀:用拇指指峰爪甲對準合穀穴用力掐按,左側牙痛掐右側合穀,右側牙痛掐左側合穀。上牙痛配按揉下關穴,下牙痛配按揉頰車。一至三分鍾。
2.按垂緣:讓患者將口張大,耳垂下緣出現凹陷處即是。將拇指指峰緊按於凹陷處,力量由輕漸重,用力按此處一分鍾,停三十秒,然後再按壓,如此重複一至二次。
3.擦麵頰:端坐位,將兩手掌心分別放於兩側麵頰部,上下推擦二十至三十次,使局部有發熱舒適感覺,然後再按壓下關、頰車穴各半分鍾。若上牙痛加揉按迎香、四白各半分鍾;下牙痛加揉按承漿、夾承漿各半分鍾。
4.掐食根:用拇指和食指指甲用力掐壓食根穴(在食指沿甲根後緣皮膚零點一厘米處,自內角至外角呈弧形,即甲根基底部),用力掐壓時痛感明顯,掐壓刺激強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宜。一般每次掐壓一至二分鍾,如果疼痛未緩解,可移動掐壓點持續掐壓,亦可一壓一放地進行,以緩解疾病為目的。
5.點牙痛穴,將手掌平放於桌子上,以拇指指甲放於手背第2~3掌骨間指掌關節後約0.5寸處,用力深壓揉動,動作要穩快,點按1~2分鍾,然後在勞宮穴處再點按半分鍾。
生活調養
注意口腔衛生,保持口腔清潔,刷牙提倡“三三三”製,即一日三餐後刷牙,飯後三分鍾刷,每次刷三分鍾。這樣可減少食物殘渣黏附牙齒和細菌的繁殖。如發現齲齒,應及早充填補牙,以防止齲蝕進行;如齲齒損壞嚴重,無法保留時,可行拔牙術。飲食不宜過熱過冷,忌辛辣過酸過甜食物,必要時進流質或半流質食物。加強營養,以保證機體對蛋白質、維生素、鈣、磷等營養素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