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總序(1 / 1)

國學的本來與未來

對於中華民族來說,迄今為止的大事因緣,莫過於國家的命運——誕生、跋涉、傳衍和弘揚,當然也包括國破家敗與絕處逢生。從這個意義上講,國學的命運也就是中華民族的命運。

國學潮之所以汗漫於21世紀初葉的中國,是因為其內生的屬性契合了民族複興的強烈訴求。這一波潮湧不是返祖而是進化,承載著一係列厚本厚生、資治化民、與時偕行的曆史使命,其目標麾指人類文明的又一巔峰。

紅塵滾滾的世俗顯然對國學大潮的浪迭濤湧缺乏理性的應對預案。於是在價值多元的當下社會,國學便被推向了紛紜披拂的“春秋戰國”。紅豔豔的國學大旗隨風飄揚起來,卻鮮有人去理性思索其背後的動因。

今天我們傳承著國學的本來,於是就有了這套插圖版的國學經典係列。

我們知道國學經典浩如煙海,“累世不能通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所以我們選擇了一個力所能及的方向和規模。當然也可以做得更大,但我們寧願選擇做得更精。我們像雙手掬捧著祖先的遺惠,虔誠而勤勉地加以拂拭、點飾、悟析和解讀,力圖讓這些千年經典煥發出時代的清輝。從這十幾本入選經典中,我們不難看到國學經典為我們提供的精神資源和思維向度:

一、生生不息的變易之道;

二、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

三、安貧樂道的幸福觀;

四、自強不息的進取觀;

五、厚德載物的道德觀;

六、民為邦本的政治哲學;

七、和而不同的和諧理念;

八、陰陽互生的發展觀;

九、義利統一的價值觀;

十、天人合一的宇宙觀;

十一、知行合一的學統;

十二、資治化民的宗旨和踐行。

而這些,都已化成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成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精神淵藪。

至於國學的未來,我們認為:就是踐履國學智慧的大眾化、現代化和生活化。這同時是我們推廣國學的最終目標,當然也是我們推出本書係的重要宗旨。能以本書係的出版來助推國學潮的澎湃,是我們莫大的榮幸。

參與這項工程的諸多同人的敬業精神不止一次讓我感動傾情。我一直認為我們這一書係在眾多同類出版物中毫不愧恧,因為在統稿的過程中我讀出了底蘊、良知和用心。沒有什麼能比得上這樣強大的支撐了。所以我滿懷欣悅地向讀者推薦我們的插圖版經典讀本。這是一套繼往開來的書係,伴隨著國學的本來走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