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價值工程(二)(2 / 3)

選擇基點的原則

功能是必要功能

功能與成本基本一致

成本不能再降低。

基點選擇是基點法工作正常與否的關鍵,應對價值工程對象進行細致深入地研究,

按基點選擇的原則,正確選定基點。

計算基點係數

最佳區域法

最佳區域法就是根據調查得到一組零件功能與成本數據,分別抽繪到成本功能座標圖上,並根據理論計算和需要確定座標圖上的最佳區域落點,在區域內的點(代表一個零件的價值係數)不作為分析的對象,在區域外的點所代表的零部件,即作為價值工程分析的對象。

最佳區域的確定,是此方法的關鍵。

第四節價值工、程改進方案的製定和實施

確定了價值工程的對象,對其功能價值進行評價並確定目標成本隻是指明了功能改進的方向,接下來的改進方案製定和實施是決定價值工程成敗的關鍵。

方案的製定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提出初步方案設想——方案具體化——評價——進一步提出新設想——再次具體化——再評價……直到確定最終的具體方案,然後進入實施階段。

一、方案創造

進行改進方案創造時,一般可采用下列方法:

頭腦風暴法

這種方法是1941年美國廣告公司奧期本為了廣告創意,最先采用的一種開特殊會議的技法。具體辦法是

1)確定要解決的具體問題。

2)選擇與議題有關的智力型和創造型相結合的人員10人以下

3)開會時間限定在20—60分鍾,超過時間仍解決不了,可換一批人員

4)會議作如下規定,

①不許批評、評論別人的任何設想。

②不許私下交淡。

③會議人員不分上下級。

④對各種發言,即使明顯脫離現實和常識,也要全部計錄下來,

⑤不許提出集體看法。

5)會議結束後,由主持人經過整理,進行決策。

635法

這種方法是由6個人,每人針對議題在5分鍾內提出3個設想:具體辦法是,

1)確定議題。

2)選定與議題有關的6個人。

3)給每個人發兒張設想卡,告訴他們填寫方法。

4)第一個5分鍾,每人在設想卡上依次填寫3個設想,然後按規定方向傳給下一個人。

5)第二個5分鍾,每人先看傳過來的設想卡,接著,再填3個設想,然後再傳給下一個人。

6)經30分鍾,6次傳遞結束,最後由主持人彙總整理決策。

例如:華北五省市鐵道學會車輛委員會聯合召開“新轉8轉向架技術改造討論會”,經過中心發言、分組討論,用了二天的時間。雖然爭論得很激勵,但提出的方案不多/第三天下午,會議試用頭腦風暴法和635法,將43名代表分成四個小組第一個15分鍾,各組先提技術改造方案,經過表決,選定3個方案,填寫在記錄本上,然後傳給下一個小組。第二個15分鍾,先宣讀上一小組的方案,再提新方案,通過表決,選定3個方案,填寫在記錄本上,然後傳給下一個小組。經過60分鍾,傳遞4次,由主持人彙總整理出來31條技術改造方案。其中研究所和主設計廠(會議主辦單位)都曾想過的隻有3條,其他方案他們事先都未曾想到。研究所和主設計廠的代表非常滿意,感到很有收獲。

哥頓法

這是美國人哥頓提出來的一種方法。它的特點是由主持人先把要解決的問題抽象化,如想實現“寫字”功能,則先抽象為"在某物品上留下痕跡"。然後向會議參加者提出來,由參加人員提出各種設想,最後主持人將具體要解決的問題向與會者宣布,使與會者積極把自己的設想具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