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利用邊際利潤評價產品組合。
“邊際利潤”也稱"邊際貢獻”,它等於產品的售價與單位可變費用的差額。
多數企業生產多種產品,在組織生產經營過程中,應根據企業的生產技術條件和市場需要,不斷提高產品功能,擴大產品品種來滿足社會的需要,這就需要對產品組合進行技術經濟分析通過比較評價方能做出決策。
(一)新產品的概念
新產品是指與以前的產品(老產品)在結構、性能、材質、生產技術上有顯著改陣或重大突破的產品,或利用新發明、新材料、新工藝開發研製的產品。具有下列一項或多項特征的產品可確定為新產品。
具有新的原理、構思和設計。通過新的工作原理、構思和設計,使該產品在品質和特性上較原產品有明顯的改善。
采用新的材料和組件、使產品在體積,重量、性能、適用範圍等方麵的特征超過原有產品。
具有新的性能特點,由於改變產品的內在結構和設計,使其產生新的功能和用途。
消化吸收引進技術,國產化水平達到60以上的產品。
專利產品和新發明獨創的產品。
(二)新產品的分類新產品可從不同角度來分類:
按新產品的重要程度劃分,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獨創性產品。在國際或國內首次開發出來的新產品,以前不曾設想或試製成功的新產品,一般都是專利產品。
地區性新產品指這類產品在本省、市首次開發出來而國內己經有了的新產品。
企業新產品。指國內己有生產和銷售,而在本企業尚屬首次試製生產的新產品。
新產品按其製造技術和性能特點可分為四種類型
全新產品。即運用科學技術的新發明而生產出來的具有新原理、新技術、新材寘等特征的新產品。
換代新產品。有即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之上,部分采用新技術而製造出來的,具新用途、滿足新需要的產品。
改進新產品。指改進現概產品的性能,提高質量、增加規格型號,變化款式花樣而製造出來的新品種。
仿製新產品。指企業仿製市場上己有的產品、生產出來的新產品,這種產品對市場來說己不是新產品,但市場供不應求、滿足不了顧客的需要,這種產品企業過去沒有製造過對於初次生產這種產品的企業來說,仍屬新產品)。
(三)新產品的特點。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社會需求的個性化、複雜化和多樣化在新產品上得以實現提供了可能,使現代新產品出現許多新特點。
輕型化。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人們對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和保護的意識不斷加強,節能、節材的輕型化新產品愈加受到全社會的重視。
簡便化、多能化、智能化。現代社會生活要求的產品不僅要性能好、效率高、久經耐用,而且要能滿足一些特殊的需要,實現一機多用,一物多能、操作方便。
大型化或微型化。現代化大生產需要成套化。大型化的生產裝置、運輸設備、發電機組等類型的新產品。而許多消費類新產品則向攜帶方便、使用靈活的微型化方向.發展。同時,產品的品種、規格型號和門類也多樣化。
(四)新產品開發程序
由於企業特征、產品特征,以及新產品的開發方式不盡相同,因此新產品的開發程序也不可能相同,以獨立研製開發方式最為複雜,這裏我們便介紹這類新產品開發程序。
調查研究、開發創意階段
創意是新產品誕生的開始,創意必須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即這個創意中的產品是幹什麼用的。企業新產品的創意主要來自用戶、本企業職工和專業科研人員,這就需要進行認真的調查研究,對市場需求、技術現狀和發展趨勢企業自身開發能力進行認真分析,廣泛搜集信息。
編製設計任務書
根據新產品開發創意,提出新開發產品在結構、性能、可靠性、經濟性等方麵的總體設想,並在此基礎上盡可能形成多個較為具體的新產品開發方案,對不同方案進行技術經濟論證、比較決定取舍,選擇最佳方案進行開發。新產品開發方案決定之後,要編製設計任務書,設計任務書中應包括開發新產品的理由、產品的用途、使用範圍、與國內外同類產品的分析比較,以及該新產品的結構、特征、技術規格等設計任務書要經必要的審批手續方能付諸實施。
設計試製階段
新產品設計分初步設計、技術設計和工作圖設計三個階段。初步設計的主要任務是對擬發展的新產品的結構進行必要的試驗和研究。技術設計是將產品開發方案具體化,一般包括確定新產品的詳細結構成分及其配合關係和技術條件,計算產品的主要技術經濟參數等。工作圖設計是在技術設計的雄礎上,為新產品試製和生產提供所需的圖紙,為試製提供所需的全部技術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