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決策法建立在樂觀估計之上,冒很大風險,應用時要慎重,一般隻有在沒有摜失或損失不大或者有十分把握的情況下方可采用。
②悲觀決策法
悲觀決策法也稱瓦爾德決策準則。它的思想基礎是對客觀情況總是抱悲觀態度,萬事總感得不如意,故為保險起見,總把事情的結果估計得很壞,因而也叫保守方法。
利用悲觀決策法決策時,先從每一現實方案中選擇一個最小的收益值,然後再從中選出一個收益值最大的方案作為決策方案。選擇原則是小中取大,所選的是極小值中的最大值,因此,這種方法也稱小中取大的決策方法。這種決策方法為保守的決策者和資金不足的企業采用,也有可能選中無所作為的方案。
③折衷決策方法
前兩種方法,一種過於樂觀和冒險;另一種過於悲觀和保守,帶有片麵性,折衷決策方法是一種介於悲觀和樂觀之間的一種決策方法,既不象樂觀主義那樣冒險,也不象式中01為樂觀係數。
運用折衷決策方法首先要根據經驗和估計確定一個樂觀係數0,樂觀係數0代表決策者對未來自然狀態的估計程度,當估計得比較樂觀時。
④後悔值決策方法
不確定型決策由於各方案的自然狀態概率是未知的,決策者根據自己的判斷和估計來選擇方案。因此,決策者決策後往往因為後來情況發生變化而後悔當初的選擇未能使他得到本來可能得到的收益,或者未能避免本來可以避免的損失,為使這種後悔減少到敁低程度,因而產生了後悔值決策方法。
後悔值是用方案的收益值與所選方案的收益值的差額來表示的。運用後悔值決策法,首先要將各種自然狀況下的最大收益值減去其他方案的值,從而求出每個方案的最大後悔值,然後選擇最大後悔值為最小的方案為最優決策方案。簡言之,後悔值決策方法是以後悔值為基礎,選取極大後悔值中的極小值,因此也叫“大中取小”的後悔值決策方法。
⑤機會均等決策法
不確定型決策問題,由於對未來自然狀態的變化情況了解甚少,沒有充分的數據或無法估計哪一自然狀態會有較大可能性出現或者不出現,就認為各種自然狀態出現的可
能性是相等的,即概率相等。若有一個自然狀態,則每一個狀態出現的概率為1,然後計算各方案的損益期望值,從中選擇收益期望最大或最小損失期望值的方案作為最優方案。
以上五種不確定型決策方法各有其優點,也都有片麵性,具體應用時,要根據決策目標,企業條件及決策者個人對風險的所持態度而定,決策結果也因采用的方法不同而不同,因此人們常致力於確定各種客觀狀況的主觀概率,從而把不確定型問題轉化為風險型問題來解決。
第二節企業規模的技術經濟分析
企業規模和企業生產有密切聯係。在一定程度上,企業規模對於企業的產量、質量品種和經濟效益都有決定性的作用。如果企業規模不合海,產量過大超過市場需求就會積壓;而產量過小又會脫銷。企業規模過大,也不利於根據市場需要及時調整花色品種。總之,企業規模問題是關係企業能否順利發展的問題,為了正確定和選擇企業規模,就必須進行技術經濟分析。
一、企業規模的概念和標誌
工業企業規模即工業企業的生產規模,它表明職工人數,固定資產等生產要素在企業集中的程度。現代工業企業規模,主要是用生產能力表示。單一產品生產的企業,如煉鋼廠、煤礦等,用產品計算的企業綜合生產能力表示。多種產品生產的企業或聯合企業,如鋼鐵聯合企業、紡織企業等,則用主要產品計算的企業綜合生產能力表示企業規模。
衡量企業規模的標誌有職工人數,固定資產價值和產品產量(或產值)等。用產品計算的企業年綜合生產能力是指在正常生產條件下,企業可能達到的年產量或年產值,它代表勞動力、動工具和勞動對象相結合而取得的勞動成果。也就是說在正常生產條件下,企業中生產力三要素合理結合的生產力水平,能夠比較確切的反映企業生產規模。我國大中小型企業的劃分標準,就是按照企業產品生產能力劃分的。
區分企業規模的標誌的數量標準是相對的和變化的,不同國家不同,就是同一個國家,不同部門和不同時期也是不同的。在不同工業部門,由於生產技術特點不同,衡量工業企業規模的數量標準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區分企業規模的標誌根據當時生產力水平、不同部門的生產技術特點和生產組織形式不同而決定的,它必須隨著經濟的發展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