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生產經營中的其他技術經濟分析簡介(二)(1 / 3)

風險決策的方法有:

①期望值法

期望值,即是在不同自然狀態下可能得到的值,或期望得到的值。實質上是各種方案在不同自然狀態下的損益值以概率為權數計算出來的加權平均值。

期望值法,即把各個可行方案的期望值求出來,然後根據決策目標的要求,選取最大期望收益值或最小期望損失值的決策方案。

最小期望值方法是與最大期望值相對應的一種方法,即據期望損失值最小的標準來選擇方案。其計算步驟與上述最大期望值的方法相似。

②機會均等決策

這種方法實質上也是進行期望值的計算,是以機會相等的平均概率作為計算期望值的依據,然後根據最大期望收益值或最小期望損失值的標準來選擇。當沒有特殊數據來說明風險決策的某種自然狀態比其它各種自然狀態有更多的發生機會時,就認為它們發生的機會是相等的,進而進行決策。

③最大可能決策法

風險型決策問題中,各種自然狀態的概率值在客觀上是不同的,最大可能法就是選擇自然狀態中概率最大的事件,再從這種自然狀態下選擇一個效益最大的方案作為最佳方案。選用這種決策方法要求決策者勇於冒險,一旦成功,收益是很大的。

從上例中,從表13-10可看出,日銷量110箱的概率0.4最大,在日銷110箱這種市場狀態下,收益值最大者是5500元,其對應的生產方案是日產110台,因此,若用最大可能法,決策者就會選擇日產110台的生產方案為最優方案。

④決策樹方法

決策樹方法,是把經營方案的一係列因素按照它們的相應關係用樹木分枝原理表示出來,然後按照一定程序進行圖解式的選優和決策。決策樹方法依然是期望值方法,隻不過不是表算而是圖算,可以直觀明確地比較多種可行方案的優劣。對方案有關因素一目了然,能計算出每一方案預期的盈虧,還可解決決策收益表不易表達的多階段決策問題,層次分明,計算方便一目了然。

狀態結點、概率分支和結果點構成。

決策樹進行決策的步驟是:

(1)畫決策樹

畫決策樹一般由決策點自左向右展開,畫圖前要確定有哪些方案可供決策。優選時用,以及各方案的實行將發生何種自然狀態,則要預先確定二級、三級決策點,然後逐步展開各方案分析,狀態結點和概率分枝等。

(2)計算損益期望值

期望值的計算要從右向左按逆向順序進行,用“反推法”決策。這先根據各自然狀態的發生概率和相應的損益值,計算各自然狀態的損益期望值。當遇狀態結點時,計算各個概率分枝的損益期望值之和,標於態結點上。遇決策點時,則將狀態結點上的數值與其前麵方案分枝上的數值相加,然後把彙總數中的最大值標於決策點上。

(3)剪枝

即方案比較優選,從左向右對各決策點的各方案分枝逐一比較,按照收益期望值最大或損失期望值最小的標準選擇方案。

不確定型決策方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經營決策中,常常會遇到一些極少發生或應急的事件。比如某種新產品是否應當投產?,如何應付急劇變化的市場形勢等等。山於企業環境的複雜和企業內部條件和時間的限製,有時不能進行起碼的市場調查和預測,因此也就無法確定這些事件的哪一種自然狀態將會發生以及各種自然狀態發生的概率,對這類問題的決策隻能在不肯定情況下做出,不確定型決策方法為解決這類決策問題提供了可行的思路。

我們一般所說的不確定型是完全不確定型問題,其特點是決策者隻掌握每個方案可能出現的各種結果,而又不能預知各種後果發生的客觀概率,隻能計算出各方案在可能出現的幾種自然狀態下的收益值或損失值,並根據計算結果按照決策者個人的特點相應采取不同方法進行最終決策。不確定型情況下的決策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樂觀決策法

樂觀決策法的思想基礎是基於決策者對客觀情況總抱樂觀的態度,他們的評價標準是追求最大收益值,對前途充滿了樂觀情緒,對損失和失敗不加考慮,因此稱樂觀決策法。

樂觀決策法的具體步驟是:首先從每種方案中選出一個最大的收益值,然後再從中選出一個收益最大的方案作為決策方案,即它的選擇原則是大中取大,因此這種決策方法又叫大中取大決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