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定計劃和規劃。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福建省,安徽省、山西省、西安市和兵器工業總公司、國家地稅局、農業部等許多省市和部門根據人事部的規劃,製定了省市部門的實施意見和繼續教育工作的“八五”規劃。
繼續教育登記製度。如中國石化總公司在《一九九二年度職工教育工作要點》中明確要求深入開展繼續教育,加強正規劃,製度化建議。準備在試點單位經驗的基礎上,全國推行繼續教育登記製度。
編製繼續教育科目指南。作為加強宏觀管理的一項重要改革舉措,今年開始花較大力量抓科目指南的編製.受人事部委托,上海市人事局等有關方麵正組織力量編製機電一體化科目指南,機械部已在做結目指南實施、推動行業繼續教育的準備工作,人事部還準備組織有關部門、地方編製一些高層次內容的科目指南,以跟蹤和學習世界上最先進的科技知識。
企業繼續教育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建立的需要
我國企業繼續教育發展較快,國防科技工業、機械、石油、化工、石化、農林、交通、輕工、紡織、建材、城建、地質、水利等部門和行業的繼續教育工作都蓬勃發展起來了1990年的第二次全國企業繼續工程教育研討會上,與會代表回顧總結了企業繼續教育的成功經驗,那時以來,我國企業繼續教育又創造了許多新鮮經驗.從實際培訓活動來看,形式更多樣,內容更豐富,並向高層次拓展,而且許多內涵逐漸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相適應。齊魯石化公司推動繼續教育工作和生產科研緊密結合,取得了豐富的經驗,武鋼的“專題研修”,寶鋼的“廠校掛鉤”,蘭州煉油廠的“資格確認證”,撫順石化的“課題導師製”等都具有增強人才競爭力的特色.山東省組織多期赴香港培訓班,培養外貿人才、管理人才、營銷人才,這也都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繼續教育活動。
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繼續教育的要求,培育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繼續教育機製
如果說改革開放引進了繼續工程教育的新概念,那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係的建立,更給繼續教育發展以機遇。市場經濟本質是競爭.在競爭中,有戰略眼光的企業需要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在擇業、在事業競爭中也迫切需要繼續教育,所以,繼續教育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是會削弱,而是會加強,繼續教育如何適應需要呢?我的看法是:圍繞和結合企業的難點和攻關項目,急企業之所急,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就是說,繼續教育要與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存亡息息相關。
加強企業管理人員和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對市場經濟的了解,加深拓寬這方麵的知識,把市場經濟作為繼續教育內容。嚴格說我們中許多人(包括搞經濟工作的同誌),對市場經濟並不甚了解,江澤民同誌曾提出要編一本市場經濟常識教材和一本科技知識教材,讓各級領導同誌學習。我們從事繼續教育工作的同誌,可按照江澤民同誌這一要求的精神,開拓相應的工作領域。為企業培養市場經營、管理及複合人才服務。個人在專業技術繼續教育方麵的需要,既可由企業內部解決,也可由社會力量(學校、培訓中心)來滿足把繼續教育推向市場,根據市場需要培訓各類專業人才。按國際規範要求,結合我國國情,培養走向國際市場所需人才,推動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我們要考慮為此可以做些什麼。
其實,繼續教育如何適應市場經濟,國際上也在研究.第五次世界繼續工程教育大會及其它資料都有所反映。
如美國馬裏蘭大學工程學院戴維斯提出:“如何通過繼續工程教育使科技人員適應當前市場競爭”。荷蘭艾德博維技術大學埃金德提出“繼續工程教育的市場預測”。在我國也有許多企業在探索繼續教育工作逐步轉入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的軌道。1992年沈陽黎明發動機製造公司舉辦可靠性工程高研班,推廣了一項飛機新機件的設計,采用了可靠性設計方法。天津在八個工業局統計,幾年來培訓了4000多名科技人員從事營銷工作,占營銷人員的21%,具有科技知識的人才從事營銷工作,在談判中有優勢,作用很大。
繼續教育要貫徹轉換經營機製條例,為企業增加活力作貢獻
轉換國有企業,特別是大中型企業經營機製,把企業推向市場,增強活力,提高素質,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係的中心環節,是鞏固社會主義製度和發揮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關鍵所在,轉換企業經營機製,就是要按照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理順企業經營中的責、權、利關係,健全企業經營行為,增強活力,使企業能夠在國家宏觀指導下,從政府的“懷抱”走向市場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