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九章 按企業需要自我設計、開展繼續教育(2 / 3)

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二、培養措施

學員製訂自我設計,按企業需要開展繼續教育培養計劃。要求培訓對象製訂一年奮鬥目標,填寫《繼續教育規劃表》(自我設計),結合本崗位具體工作:科研項目、新產品開發、工藝改革、生產關鍵問題、生產管理、設計、新測試手段、理論學習、外文等內容,安排工作進度,帶教導師提出建議性意見,對培養對象提出措施、考核與檢查等內容。

核心人物審題:由高級工程師與總工程師組成評審組織,對每位學的《繼續教育規劃表(自我設計)》進行審定,提出廠部意見,進一步完善規劃表。

壓擔子:在工作中壓擔子是較快提高培養對象的技術業務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培養對象安排在重要崗位,如美國官員檢查我廠工作時,安排培養對象麵對麵地直接接待外賓,讓他們在實踐中增長才幹。

配導師簽訂師生協議書:導師發給聘書,每一位培養對象需配備一名導師,選好導師,對培養對象不但業務指導.而且思想與動手操作能力上也要下功夫進行精心培育,經常關心,在相互信任基礎下,簽訂師生協議書,進行輔導。

追加繼續教育:為培養對象追加繼續教育是提高業務水平,提高知識的一項必要措施,追加繼續教育大致以下幾方麵措施;

短期培訓:這種培訓時間短,針對性強,工學矛盾不突出,它包括短期學習班,研討班,學術講座,交流等,凡是各種類型短訓班對培養對象均開綠燈,通知他們去參加,支持他們擴大知識麵%脫產培訓:這種培訓時間略長,目的補充相關性專業。一般技術人員缺少新知識,通用性講座,達到變及性提高目的。本廠外請大學教授、專家以授課形式開展,教後通過考試,成績記入上海市經委與人事局發的《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登記冊》內,結合本廠需要開設《創造學》、《能源》、《技術經濟講座》、《新技術》、《離子交換樹脂應用》等等科;企業同有關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協作:培養對象在課題研究,生產中碰到難題、實驗帶來了指導性作用,進一步促進合作。中試室“西索米星”提取工作中,與華東化工學院樹脂研究所協作,要求他們試製,以國產樹脂代替進口樹脂,達到大幅度降低成本要求,這項試驗在進行;在企業內部跨門培養:如質量監科培養對象可以參加中心試驗室各種新產品鑒定會,與中試室科技人員一起去各大醫院了解臨床試驗與藥理分析,如華山醫院等,去藥檢所等科研部門了解管理新技術,去中外合資企業施貴寶製藥廠了解試製的測定新技術等%專業培訓、培養對象一般均具有本科以上學曆,但根據技術業務工需要,有的對象還需進一步增加專業,拓寬知識麵;計量專業人員需補計算機專業知識;半合抗專業人員送大學進一步補充有關藥物合成與製藥工藝專業課,動力崗位與設計人員需熟悉生產,補充各方麵專業知識,達到補缺補全的目的;參觀學習、擴大視野:一年中組織他們參觀技術水平較先進單位,對他們提高自己有啟發作用。

配備助手:根據工作需要有條件崗位配備助手,幫助培養對象做些小試驗。如抗生素提取崗位桂曉琳配備老工人(有豐富生產實踐經驗)做試驗,數據供她參考,她再提出新的工藝流程方案,進行反複試驗,這樣加速收率提高,起到了積極作用。

保證措施

根據經教(1987)676號文,經廠有關部門研究決定給予每位學員一個月公假,導師半個月公假(不定期),用於查閱資料,翻譯外文,寫論文,思考試驗方案等內容,每人發一張表格《自我設計》繼續教育者措施(試行),寫上使用日期、內容,由考勤人簽字,在使用過程中發揮了較大的作用,如,桂曉琳講:“我是生產第一線工藝員,各種事務性工作較多,土班忙到下班,沒有時間考慮生產上一些關鍵問題,一個月假期我利用空閑時間,分散使用,在家中可以查閱一些資料,同時考慮設計新方案,核糖黴新工藝就是用這些時間進行構思的,然後回到生產崗位上進行試驗,取得較明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