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章 繼續工程教育試行學分製的作法及效果(1 / 3)

一、繼續工程教育麵臨的課題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製的建立和產生的激烈競爭,一切經濟活動都以市場為中心並受市場機製的調節,市場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企業要生存首先要爭取人才。繼續工程教育已逐步成為推動技術進步,促進經濟發展,趕超世界先進水的一種強大動力。繼續工程教育的重點是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工程技術幹部的知識增新和拓寬。所以繼續工程教育與傳統教育相比,不僅是傳統教育的延伸發展,而且具有很強的實用性、計對性和超前性,由於生產任務、工作條件等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和各種社會因素的製約,使繼續工作開展起來十分複雜,難度也較大。

洛陽石化工程公司是集設計、科研、實驗生產、工程承包“四位一體”的中國石化總公司直屬的單位,技術人員密集,專業結構複雜1992年底統計,共有職工4319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180人,占職工總數的50%。高工中50歲以上的占95%,中級技術職務中40歲以上的占50%,技術骨幹的年齡老化,形成斷層專業技術隊伍群體結構有待改善。在市場經濟發展和企業經營機製轉換的形勢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國際國內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對我公司的技術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設計科研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遠不能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加速培養優秀的設計科研技術骨幹、學科專業帶頭人、各種現代化的管理人才和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複合型人才,是迫在眉睫的任務。

成人教育心理學指出:人才的培養和教育首先要解決好動力問題。其一是物質動力,即社會的經濟效益和個人的物質(工資、獎金)鼓勵;其二是精神動力,包括理想、事業心、榮譽感(技術職務晉升、聘任)和精神鼓勵;其三是信息動力,它有助於人們看到前景和差距,激起自覺創新的上進心。據此,對青年技術人員,我們提出了“一條主線,雙重考核,三個層次,四次分流"的人才成長模式:一條主線:貫穿一條體現技術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主線即技術職務。雙重考核:堅持繼續工程教育學分製考核與崗位技術服務的業績考核並重,且貫徹始終。三個居次:專業技術人員按初、中、高三個層次,分專業按需施教,並規定課程和學分標準。四次分流:根據專業技術人員的素質、特點、考核標準、工作需要進行四次分流,實行四定。即第一次定專業方向(定向第二次確定專業崗位)定崗、第5次確定技術職位(定職第四次確定專塚類型(定型)按照培訓、立核、培訓的過程,經過幾次分流的肯定和否定過程使人才不斷升華。

按照上述模式,我們培調部門就要抓住繼續工程教育的學分製考核,繼續工程教育與職務晉升的關係,因而.自1989年起,我們提出並試行了學分製考核辦法及配套措施對繼續工程教育起到了推動作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學分製的實質是將繼續工程教育的成績和專業技術人員的部門工作業績、成果轉化為學分、並按初、中、高三個技術職務層次,規定在一定時間(所或技術職務聘任期內)完成的學分標準。使考核工作向定性相結合並與職務晉升掛鉤,引入激勵機製,為了使職務晉升和學分製同步,製定了《關於技術職務晉升對學分製要求的過渡辦法》(以下簡稱過癘辦法),從而從製度上較好地解決了學習動力問題,深得大多數同誌的歡迎。

二、學分製考核的特點及其內容

我公用繼續工程教育試行學分製,不同於大專院校的學分製,它貫徹了按需施教,學用結合,幹什麼、發展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並注意其導向性、政策性、可操作性的原則。主要特點是:

1.起點離:學員是具有技術員以上技術職務和中專以上學曆的科技人員,具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

2.部門專業多,針對性理:我公司業務範圍廣,故專業數量也多,僅工程設計就有專業15個,此外還有科技管理、經濟管理、實驗生產等部門。由於專業不同,需要學習和掌握的崗位知識、專業基本知識、新技術新理論也不一樣。每個專業所設具體課程內容專業不同而異,要求把握住專業特點,加強薄弱環節,做到學用一致。

3.層次多:按技術分為初、中,對學習和掌握的深度廣度的要求也不同課程分別設公共課、選修課和麼修課,學分也各有側重。

4.靈活性大:為了緩解工學矛盾,必須采取靈活多樣的學習和考核方法,使實施操作容易,有彈性。學習方法有自學、輔導、講課、研討等多種形式,但以自學為主。時間上,定期業務學習(每周一次)和業餘時間學習並重,提倡閑時多學,忙時少學,結合工作學。參加人數少則幾人多則數十人。能者為師.互幫互學.智能互補,共同提高。考核方法有閉卷或開塗邊試、綜合考核、撰寫論文和總結報告的評審等。學分逐年積累。

5.學習成績和工作業績的考核並霣:課程設計中除結合專業工作需要的基礎課程外,能力培養方麵還設置了現場施工(或中試、工業化試驗)實踐;技術總結、科技論文;培養人才三個方麵,這實際上是部分工作業績和成果,所以學分製將育人和用人考核緊密的結合起來,使幹部的考核由定性向轉化。

根據繼續工程教育的上述特點,結合各專業工作任務的要求,學分製內容具體包括:外語、電子計算機用、崗位知識、新技術新理論、能力培養等內容。

崗位知識:主要包括從事設計、科研、實驗生產及管理等專業所必須掌握的工作規定,基本知識和技能。設備專業實際需要十幾門必修課和1—2門選修課。

專業性技術規定、標準、規範、專業基本知識、計算方法和相關專業知識。具體課程專業特點、任務、層次不同而異。設備專業主要課程有25門,其中選修課1—2門。

新技術新理論:主要是指本專業工作中為了解決實際技術問題,重點選學必需的基礎理論知識,以提高理論聯係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學校開設的基礎理論課的深度和廣度應有不同的要求。設備專業規定四門課,其中選修1-2門學分也隨層次不同而異;參加課題攻關,新技術開發,采用或引進消化新技術而進行的知識更新等。

施工實踐:強調深入現場,重視實踐,參加設計科研工作的全過程。培訓獨立解決實際工作的能力、提高工程設計、旅工試運、處理現場實際問題以及科學實驗、工程承包、專題攻關、技術開發等方麵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工作實踐對初、中級科技人員尤為重要,學分也有側重。

技術總結和經驗交流:是指總結、交流和推廣設計、科研、施工、試運等經驗,必須有書麵的總結材料,作為學分考核的依據。

學術論文和研討報告:是指將實際經驗經過歸納、分析、提高到理論高度,並撰寫成學術論文或科研研討報告,以及結合工作提交的有一定水平的譯文或綜述等。

培養人才:係指指導研究生論文、大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為研究生、大學生及科技人員講課;在實際工作中具體培養青年科技人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