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協調:人與自然平衡的武義(12)(1 / 3)

《規劃》中“溫泉養生度假勝地”的定位,其內涵是圍繞客源市場需求和武義旅遊資源特色,本著“以生態資源為基礎,以溫泉為品牌,以華東市場為重點,以三個效益為核心”的原則,實現產品從單一的觀光旅遊,發展成為觀光與度假並舉,大眾旅遊與轉向旅遊全麵發展的我國著名的溫泉旅遊城市。

《新沸點》的作者也有類似的提法。通過對武義旅遊目的地和客源市場分離的情況的分析後,把武義的旅遊市場分為一級市場、二級市場和三級市場。在此基礎上,對武義旅遊產品以及形象作如下的市場定位:

(1)武義旅遊產品近期市場定位:上海、杭州和金華地區的“後花園”

(2)武義旅遊產品中長期總體市場定位:長江三角洲地區重點溫泉養生度假旅遊勝地

(3)旅遊產品的總體形象定位“江南華清池,浙中桃花源。”

一般而言,市場定位之後,需要有一句形象精練,能反映旅遊地和旅遊產品特色的廣告詞。盡管,武義目前還在向社會征求“武義旅遊口號標識”,尚未形成統一的旅遊口號,筆者個人覺得,《新沸點》的作者所建議的“江南華清池,浙中桃花源”卻不失為一句形象到位的旅遊口號。《新沸點》的作者分析到:“武義旅遊產品的最大特色在於稀有的溫泉、秀美的生態環境和神奇的山水景觀,由此,武義旅遊產品總體形象,可定位於江南華清池,浙中桃花源。借助華清池悠久的曆史、豐厚的溫泉文化和極高的知名度,同時憑借世外桃源般的風光環境,就是對武義旅遊產品總體形象進行上述定位的緣由。”筆者認為,把武義產品的總體形象定位為“江南華清池,浙中桃花源”,既帶有曆史的意象,又契合武義溫泉的特點,同時把山水的武義也一同推出,是品味比較高的一種定位表述。換一句話說,這種表述把政府在《武義縣旅遊產業規劃》(2003-2020)中設定的武義旅遊的總體形象——溫泉養生度假勝地,用詩意的、優美的語言表達出來,賦予武義的溫泉養生度假勝地十分形象精練的廣告語,將對推動當地溫泉旅遊產品占領市場產生巨大的作用。

2.武義旅遊業發展戰略

對於自身旅遊產品有定位之後,便要有一個科學宏觀的區域發展戰略布局,“一心二翼三組團”即為武義旅遊產業區域布局的概括。所謂“一心二翼三組團”,就是以縣城為中心,以溫泉旅遊度假區和核心景區為二翼,形成“溫泉文化與古村落文化互補”、“丹霞秀色與太極星象神秘文化輝映”、“民族文化宗教文化與生態文化聯動”三組團並舉的發展格局,打造刺激性、參與性、新奇性為特色的溫泉度假係列,以洞泉、古村、丹霞為特色的山水景觀係列和神秘文化及文物古跡為特色的宗教文化景觀係列產品。這一規劃組合是雄心勃勃、躊躇滿誌的,因為,它把縣城以及分布在整個武義縣各個方位的古村落、山水景觀、溫泉都在縣域範圍內聯合起來,使整個武義縣在這個意義上成為了一個旅遊城市。

此外,在這個遠景的、全局的,整體的規劃下,武義縣旅遊局還不斷根據實際情況製定小的、局部的旅遊發展規劃。比如,2005年一年來完成了《浙江省武義溫泉旅遊度假區詳規方案》、《武義牛頭山省級森林公園總體規劃》和《武義丹霞旅遊區規劃》的編製工作,基本完成了《俞源景區的保護與發展規劃》,啟動了《武義南部扶貧旅遊區規劃》的編製工作,2006年又完成了《武義南部旅遊區總體規劃》。誠如武義旅遊局的有關領導所說的:“我們有總的大的遠景的規劃,但是隨著形勢的發展,又會有新的發現和想法,在做小的規劃的時候,會把這些新的內容和想法增加進去。2003年那個規劃,當時是2002年就做好了,到了2005年、2006年已經過了三四年了,那麼肯定是有新的變化和新的東西。比如,牛頭山國家森林公園,當時2003年做的時候,那個還沒有成為國家級的森林公園,是去年才申請下來的。所以,現在的南部旅遊規劃中,牛頭山就成為了新增加的重點。但是大的框架不變,因為我們“一心兩翼三組團”包含了南部旅遊區在內的。”

所有這些小的規劃,都圍繞著武義“一心兩翼三組團”的總體目標,都在增進這麼總體布局的實現,都為武義在縣域範圍內成為集溫泉、古文化、山水景觀、風土人情於一體的溫泉養生度假勝地而努力。

四、旅遊富縣與新農村建設

武義旅遊業近十年的發展,已經為武義帶來了很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武義已經凸現出旅遊富民的態勢。盡管旅遊富縣目前尚未成為武義縣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來實施,但是卻已經是一個可以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思考和探討的問題。總結武義旅遊業發展的經驗,政府主導和推動是武義旅遊業得以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因此,亦說明了在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政府引導、推動乃至主導對於這一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意義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