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2004年建成鎮區道路9條,總長6.84公裏,總麵積548萬平方米,形成了“五橫二縱一環”的城區道路框架;建成橋梁5座:四方橋長45米、寬9米,東升橋長56.4米、寬12米,東溪橋長54米、寬6米,車門橋長55米、寬5米,通濟橋長60米、寬6米;建成自來水廠1座,占地麵積2260平方米,建築麵積1400平方米,供水管道長1.1萬米,設計日供水3600噸,供水區域5平方公裏,實際日供水1200噸,受益人口1.5萬人;投資650萬元,按“50年一遇”的要求,築起了1243米長的防洪堤。建有拆遷安置區和生態住宅區3個,建築麵積21.74萬平方米;私人建房354戶,建築麵積3.68萬平方米。人均住房麵積60.5平方米。環境衛生、綠化植被都有新的建樹,被省建設廳授予全省“綠色小城鎮”稱號。
3.鄉村莊建設規劃
武義縣根據1985年、1999年、2002年3次村莊建設規劃的要求,農村建設逐步實施。農村的道路、公共建築、市場商店、文化體育場所、醫療衛生站、學校、自來水、閉路電視和住宅的建設分期分批建成,舊村改造和示範村建設也逐步展開。至2004年,武義鄉村有道路810條,總長1469公裏;辦公樓335個,大會堂92個,建築麵積59.8萬平方米;市場25個,商店3966個,建築麵積41.2萬平方米;文化體育場室116個,建築麵積14.1萬平方米;醫療衛生站(室)183個,醫護人員204人;農村小學33所;農村自來水5個;閉路電視開通51萬戶;住宅建築麵積826.8萬平方米,人均居住麵積37.5平方米。
2004年,為加快武義城鄉一體化建設,武義縣委托浙江工業大學完成了《武義縣城鄉一體化規劃》和《武義縣縣域村莊布局規劃》的編製。
2005年,縣裏從村莊整治專項經費中劃出巨資,在編製完成縣域城鄉一體化規劃和村莊布局規劃的基礎上,強化村莊規劃編製工作,已完成了31個重點整治村的村莊建設規劃,完成了農村汙水處理規劃的編製,對19個村進行了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的規劃設計。
自2003年開始實施的“十村示範、百村整治”工作,至2005年底累計有124個村開展了村莊整治,其中重點整治的有71個村,一般整治的有53個村。有76個村通過了縣級村莊整治合格村考核驗收,其中楊岸、桐一、界首3個村被命名為省級“全麵小康建設示範村”,楊岸還被評為金華市首批十大“魅力村莊”之一,官田等12個村被命名為市級“全麵小康建設示範村”。武義在村莊整治中注意與生態村建設有機結合。在整治建設中貫穿生態理念,兩項工程同步規劃、同步實施、統一驗收,加強統籌協調。至2005年,武義縣已有58個村開展了生態村建設,建設了一批生活汙水人工濕地處理池、排汙管道和生態公廁,村莊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在武義城鄉一體化規劃中,楊岸村就是村莊治理的一個典型個案,據縣誌辦同誌介紹:
楊岸村,屬於履坦鎮。地處縣城北部白塔山腳,距武義縣城8千米,是新安江水庫的移民村。全村總麵積1.1萬平方公裏,現有總戶數59戶,總人口420人(含外來人口)。1986年起,楊岸村按照“村美、戶富、班子強”的基本要求,走“以工強村、興工富民”的路子,辦起了武義製筆廠、拉管廠等企業,製筆廠由村集體所有,村委會管理,全村農戶隻要願意,都可在廠裏做工。2005年,該村工農業總產值達到60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達到4500元。自1996年起,村民滿60周歲(農業戶口),每月發退休金50元,老年節、春節等節日老人每人發禮金40元,全體村民每年每人可享受村集體分紅200元以上。
2000年起進行舊村改造。累計拆除舊房麵積1200平方米,新建別墅式新居60幢,建築麵積2.4萬平方米,人均住房麵積達到140平方米。新建道路4000米,護砌水池堤坎2000米。投資150萬元建造自來水設施,日供水50噸,向全村村民免費供水。村內建有幼兒園、醫務室、老年活動室,園林綠化、環境衛生、保潔淨化設施齊全,廣場、公園、籃球場等休閑活動場所齊備。全體村民都已辦理了社會養老保險。楊岸村的建設體現了“以工促農、生態和諧”的特色。2004年,楊岸村被命名為武義縣首個“省級全麵小康建設示範村”。2005年,又獲市級“綠化示範村”稱號。
三、變遷:新武義圖像掃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