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資源來說,佘鄉柳城盛產茶葉、蓮子、香菇、獼猴桃等,其中聞名全國的武義有機茶企業的幾個創業者都是從柳城走出去的,武義有機茶最重要的基地就在柳城。而被稱為“宣蓮”的柳城蓮子,也是武義的名貴特產,很好地規劃,並用心包裝,完全可以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從文化資源來說,佘族文化一向豐富多彩,佘族山歌、三月三等傳統文化是中國民族民間文化的寶貴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可惜的是近十餘年來,由於種種原因,全國研究佘族曆史文化的工作處於停滯狀態。但是,目前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工作剛剛啟動,這就為武義縣加強對佘族文化的研究和開發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機遇。為此,建議武義在柳城鎮建立佘族文化研究中心,以統一規劃和領導佘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工作。具體來說還可開展係列的保護和發展佘族文化的工作:
(1)建立佘族博物館
中國許多民族都有自己的博物館,這是保存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效的形式,也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和民族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場所,同時也可開發成為民族旅遊的項目。目前在金穗民族中學設有佘族文化陳列室,但極為簡陋;雖可充實,但麵積太小,且在校內辦公樓5樓,外人參觀極為不便。在此建議在還沒有能力單獨建館的情況下,可將潘潔茲藝術館的一樓改建為佘族博物館,而將目前在一樓展出的祝賀潘潔茲藝術館開館的作品,移上二樓,與潘潔茲的作品一並陳列。這既可改變目前潘潔茲藝術館的陳列太空之弊,又可暫時解決佘族博物館的陳列問題。這樣一館分為兩館,不僅可以節省資金,也提高了館舍的利用率,更重要的是還可吸引更多的人去參觀。
(2)在柳城小學開展佘族文化活動
我們在考察中,發現在柳城小學操場的牆上寫有“乒乓球是我們的校球”的大字水泥標語,表明柳小開展乒乓球活動已成傳統。在與柳小校長雷旭雄交談中,他也十分讚成,平常在學生中開展佘族山歌教學,成立柳小佘族歌舞隊,每年的三月三,在柳小學生中開展佘族山歌大賽。筆者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設想,並建議柳小在牆上也寫上“佘族山歌是我們的校歌”大字水泥標語,在學生中灌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積極傳承佘族文化。
(3)設立中國佘族文化論壇
由於種種原因,近十多年來,中國佘族研究式微,大有斷層之勢,這與佘族在中國民族大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相稱的。因此,為了弘揚佘族文化,擬建立佘族文化研究中心,武義可以牽頭,聯合國內國外有關學術機構和單位,創立“佘族文化論壇”,每年或隔年“三月三”時舉行,在推動中國佘族研究的同時,又提高了武義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上述這些建議,其目的不僅是為了開創佘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工作的新局麵,更是希望武義充分運用民族資源,如果做得好,這可是一個“投入少,產出高”的事業。
7.打造中國荷花之鄉
我們在考察中,柳城佘族鎮已啟動了“十裏荷花”景區工程的開發。據李楊勇書記介紹:“十裏荷花”目前在景區內,宣蓮種植麵積達到2400畝,荷花物種園麵積50餘畝,引進優質荷花品種308個,優質蓮子品種6個,還有一批珍貴的睡蓮品種。通過宣傳,“十裏荷花”景區吸引了八方遊客紛至遝來,今年已有10000多遊客前來觀光。鎮政府還與省攝影家協會舉辦了“十裏荷花”攝影大賽。這是一個很有創意,又很有前途的項目。為此,筆者在與柳城佘族鎮的領導座談時提出:
“李書記講的十裏荷花工程我都讚成,但是我覺得是不是還要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點,把你們柳城佘族鎮的荷花產業首先做強,然後做大,不要單看一個宣蓮,當然宣蓮節那是沒有問題的,但我們不能把目標隻定在宣蓮上,既然你前麵講到你看了國際荷花展都覺得沒有比這裏好,那我覺得我們就要用三、五年的時間,把我們柳城鎮打造成為中國荷花之鄉。你要在這個範圍裏大做荷花的文章。這個荷花的文章應該是立體的。荷花本身也要,荷花的葉子也要,蓮子也要。這些東西你做出來以後,這蓮子就是貢蓮,是武義雙寶之一。你現在的價格太便宜了,你將來可以做商業操作,象武漢市的洪山菜苔,炒到最後是三萬塊錢一斤。那你這個蓮子將來炒到一萬塊錢也不是很難的。那天我跟縣府辦主任就講了,物以稀為貴,因為你們沒有把你們的蓮子說成是很了不得的東西,別人還把它們當成是一般的蓮子,那當然隻能賣20塊一斤了,如果你的宣蓮宣傳到位以後你的宣蓮就不止20塊一斤了。老實講,你每年在這裏舉行宣蓮節就是在柳城,你甚至可以搞期貨,宣蓮的期貨,宣蓮的拍賣會,那就比你在這裏搞什麼拔河比賽,搞什麼唱戲更有商業價值,你要用商業的頭腦來打造你的荷花之鄉,打造你的宣蓮。你們現在的宣蓮搞得太不值錢了。物以稀為貴,你怎麼讓別人掏腰包來買你這些覺得最好的,這點我們還要動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