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上學(1 / 2)

薑明昊覺得當一輩子的小孩最好,因為小孩可以不用接觸大人的世界,也可以不用去煩惱生活或者經濟的問題。他們隻需要伸手就能從父母那裏拿到零花錢,可以自由自在的在玩耍,可以快樂的成長,無憂無慮。

當然,小孩子也並不是都沒有煩惱,那每天繁多的作業量能讓他們感覺極為痛苦。他們會特別羨慕自己父母,因為他們不需要上學,不需要寫作業,然後就能在‘玩耍’中獲得零花錢,而且還能心安理得的去消費。

所以他們都希望自己快快長大,快些長成大人,然後再也不需要為作業而煩惱。

可現實是,隨著時間的慢慢流逝,他們從幼兒園到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直至也工作。才發現,原來他們兒時眼中父母所謂的‘玩耍’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叫‘工作’,然後會明白這個‘工作’將影響到自己未來的生活、後半生、還有伴侶,甚至是家庭的和睦時。他們會拚命的讓‘工作’壓榨他們的身心,這時候他們又會矛盾的想象著,如果自己能回到童年重新來過,該有多好啊。

所以說小孩子的想法有時候很天真,他們會把自己所為的夢想編製的非常美好,等待成長的過程中被時間隨意的摧毀。

薑明昊相信這個世界有無數的人希望有後悔藥這個東西,因為他們認為這個解決矛盾最好的方法,唯一一個最快的途徑,還能不用為自己做出的蠢事內疚。

這個世界有無數的矛盾體,它們會發生無數關於矛盾的事情。重要的是麵對現在,思考未來,而非懷念過去。

但是,如果當你擁有了一顆可以可以改變你一生的後悔藥時,你會怎麼做?薑明昊不知道,相信很多人都無法第一時間說出來。

薑明昊坐在加長版的林肯裏,閉著眼睛思考著,他已經吃下了那顆‘後悔藥’,卻不知道現在該如何,該做些什麼。加長版的林肯車子裏,除了薑明昊之外,還有阮湘洳和其母,外加三個阮家的小朋友。他們是阮湘洳的堂弟堂妹,拉著阮湘洳的手,嘰嘰喳喳的說著學校裏的事,阮湘洳的母親則欣慰看著他們,滿是溺愛。

阮湘洳的母親姓謝,全名謝靈,是五大世家中,當代謝家家主的二女兒。為人平易近人,在阮家的幾個兒媳婦裏屬於最溫良賢淑的一個,在阮家十分受下人的愛戴。

今天是薑明昊和阮湘洳轉學到京都第一實驗小學上學的日子,一個三年級,一個五年級。轉學這點事其實很有學問,簡單地說,那就是沒錢人,除非的孩子是個天才;有錢人,你的錢要足夠讓對方心動;有權有勢的人,不過多動一句話的功夫。

這個小門道,相信有孩子的父母也深有體會,世界上有時候就是這麼現實。

如今正值二月冰雪消融的時節,南方的大部分地方已經迎來了春的腳步,地裏的草兒鑽出泥土迎接她的到來,路旁大樹長出新的枝芽,向她招手。唯有這北方的春姑娘,年年睡懶覺,即使在這春暖花開的二月,北方依舊下著大雪,似乎冬美人對這片土地還有些戀戀不舍。

這些天最高的溫度不過10攝氏度,大多數都在零下徘徊,為此幾個孩子不得不穿著跟個粽子似的。。

現在離開學已經過了一個多星期,時間不長不短,至少你在換了一個新的學習環境後,你還有機會適應新的環境,學習的進度還是能勉強跟得上。

從小學門口下車後,給薑明昊的第一個感覺就是車多,第二便是家長多。周圍熙熙攘攘的都是帶著上學的家長,他們的身份不一,有工人,有富甲,無一例外都是從百忙中抽出時間送孩子上學。

薑明昊有時候就在想,是不是就是因為城市裏那些家長過分的溺愛自己的子女,才導致了將來這些孩子除了學習,竟然連一些最基本的生活技巧都不會。要知道,鄉下的小孩,可都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變獨自上學,有時候家裏忙,還需要幫助家裏做家務活,動手能力極強。

城裏的孩子呢?白天讀書,背著二十多斤重的書包,父母來回接送,晚上還得上晚自習和各種補習班,然後晚上十多點鍾開始寫堆成山的作業。周末?你想都不要想,各種鋼琴,小提琴,畫畫興趣班等著你,一個星期也就周日下午好受一點,滿腦子都是學習學習,算得上是人生成長過程中的小悲劇。

在美國,曾經有一個中學生野外生存節目十分的火爆,當年的薑明昊也曾追看過。節目的官方請了五個背景下的不同的孩子參加節目,分別是來自好來屋巨星的孩子,州長的孩子,富甲的孩子,窮人的孩子,還有教師的孩子。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