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節目的錄製過程中,人們很快就能看出不同背景下不同孩子的能力和性格。窮人的孩子很少說話,十分拘束,卻每件事都默默的去做,即使完成的不好依舊不願意不幹活;富甲的孩子則更多的是向周圍的孩子吹噓自己的家室,基本上不願意動手,比起吃飯,擦去衣角沾了一點灰塵更加的重要。
節目中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教師與明星的孩子,他們懂得與人分享,性格上也十分開朗,喜歡幫助別人,而且事事親為。州長的孩子則在遇到困難問題上,能非常快的找到解決的辦法。
這個節目相信很多人有看過,五個不同背景下不同性格的孩子,在同一個節目裏不一樣的表現讓無數的父母得到深刻的教育。
為什麼窮人的孩子即使在沒有任何意見的情況下,依舊不停的做,即使他做的並不好?為什麼富甲的孩子覺得表麵的事情會比吃飯更重要?為什麼明星和教師的孩子能給人帶來歡笑,樂於幫助人?為什麼州長的孩子能在遇見問題的時候,最快的找到解決辦法。
中國有句老話,叫“有其父必有其子。”相信很多人都能理解這句話。
“有怎樣的父親就有怎樣的孩子。”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這句話包含的意思其實並不是表麵的那麼簡單。
曾經有一位文學教授是這麼解釋這句話的:“父母的生活方式和教育孩子的方法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未來。”那麼這句話的意思就很好懂了。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富人的孩子多是矯情,說白了都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出現了各種問題。
窮人的孩子性格上十分懦落,因為他是從小學習著自己父母的為人處世。並且他們的父母多教育他們的子女,凡事出現了問題,即使是麵對對方先挑釁你時,你也要給我忍著,能不惹麻煩就不惹麻煩,因為即使你和別人打架了,無論當時輸贏如何,最後都是你輸了。
大多數富人的孩子在性格上多是張揚,矯情,他們受不得任何委屈,因為他們的父母從小就過分的溺愛他們。即使一件事,錯在自己的子女,他們也會不計餘力的去辯解,為孩子的錯誤做掩護,這也導致了這些孩子的性格上出現了畸形。
我們回頭說說城裏的孩子,如今華夏的城市人口幾乎和農村人口是五五對半分的,但是這個人口數據的比例是建立於所謂的戶口本上。那麼真實的數據是城市和農村人口比例應該是城市人口大於農村人口。
至改革開放以後,四大經濟特區和幾大經濟區的建設,還有長三角,珠三角的開發,都吸引了大量的人流,這些人流大多是從湘贛、蜀川還有內陸其他地方,以及偏遠農村的山村彙集而來。
所以城市人口大於農村,並非空穴來風。
那麼隨著這些大規模的務工活動,出現的問題自然非常的多,留守的老人小孩的生活和教育問題,當然還有就是城市父母的教育子女問題。
隨著城市人頭的數量呈幾何倍的增加,那麼工廠所需的工人就會出現過剩或者溢出的現象,於是資本家就開始動腦筋。他們會開始剝削工人的工資,而工人們卻能敢怒不敢言,因為周圍到處都能找到資本家所需要需要的勞動力,你首先要做的是保住自己的碗筷。
於是在這種巨大的競爭條件下,生活的步伐也開始加快,人們在守護自己現在的同時,更多的為自己的將來以及孩子的將來做打算。於是他們開始投機取巧,各種名人成功的例子照搬硬套在孩子身上,甚至把他們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孩子的身上。
然後就出現了前麵所說的,城市孩子漫長的學習時間。
為什麼不試著去解放孩子們呢?想想他們心中的感受?
天見可憐。
隻能說華夏的家長,對孩子的‘關懷’已經到了已經到了一種忘我的境界,他們將自己的功利強加給在孩子身上,然後等著孩子出人頭地,坐等現有的享受。
這也是華夏教育史上一個小小的悲劇,但是它卻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家長加入其中。
薑明昊搖了搖頭,不在理會周圍的那些‘家長’和學生。
京都第一實驗小學屬於國家級重點小學,設施條件十分的優越,師資實力十分的雄厚,從裏麵走出了不少的名人,所以這裏自然成了許多達官貴人心中最佳的育兒選擇。
隻是在薑明昊他們正要進入校門口的時候,卻突然發生了一起小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