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但凡我們可以居住的地方,若我們都能了解的話,自然是好事情,這樣我們才能選擇出最適合我們,讓我們感覺生活最舒服的地方來。要是每個人都自食其力,自給自足的話,人所需要的知識就無非是需要多少土地能夠供養自己的生命了。原始人是不需要任何人的,也絕不會羨慕嫉妒他人,他一不了解,二也不會想去了解除了自己的地方以外的別的任何地方。假若他為了生存,需要更多的土地,他也會避開有人居住的地方,可以直接和野獸交戰,食獸為生。
357可是,對我們這些文明已成為必須的人,對我們這些定要以食人維生的人來說,個人利益促使我們每一個人,都湧向那些被吃的人最為密集的地區去,所以我們就去了羅馬,去了巴黎,來到了倫敦。在首都,人們的血肉總是最便宜的東西,而我們隻認識偉大的人物,他們也都是差不多的東西。不論是哪個國家,若是真的有人願意花自己的錢去遊曆的話,你可以確定,他們並不是去研究人的,而是去教訓人的。他們追求的並不是知識,而是賣弄。那麼,遊曆又如何能夠教會他們抖落偏見的桎梏呢?正是偏見把他們送出門遊曆的。
358為了去看外國的河山而旅遊,和為了去看別的國家而遊曆,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情。好奇的人總是抱著看風景的目的出門,順便才看看別國的人。而如果你願意充當一個旅行的哲學家,你應該顛倒一下這兩個目的的次序。孩子們先觀察物,直到他們有足夠的心智去研究人。而成年人自當先研究他的同類,要是時間許可的話,再去看東西。隻是因為我們不會旅遊,因此就講遊曆沒有用處,這樣的結論太不合邏輯了。
359不過,就算保證旅行是有用的,難道緊接著就可以推論出,所有的人都適於旅行嗎?不,事實遠非如此。隻有很少的人真的適合旅行。遊曆隻對那些自身足夠強大,即使聽到錯誤信息,也不會被蒙騙,即使看見惡行,也不至於被誤導的人。遊曆可以促使天性的發展,讓他完成自身的成長,無論是好的天性,還是壞的天性。
360當一個人周遊了世界歸來,他的樣子就是之後終其一生的樣子了。而大部分人回來之後,不是變得更好,而是變得更糟糕了。這是因為更多的人從一開始,就對邪惡心存向往。年輕人,沒怎麼受過教育,行為不端,但凡他們逗留過的國家所擁有的弱點,他們全都收集回來了,而與這些弱點相關的優點,卻一點也沒學會。不過,另外有一些,有幸福生活,教養良好的人,他們是真的懷著一顆學習的心去遊曆的,好的性情也因此得到了滋養。這樣的人,回來的時候才會變得更好,更加聰明。
361我應該對愛彌兒說,“迄今為止,你是在我的指導下生活的,你還不能管束好自己。不過,現在,你就快要到法律允許你管理自己財產的年齡了,就快要做你自己的主人了。到時候,你就會發現,你在社會上是孤零零的,每一樁事情你都要有所依靠,還要依靠你得到的遺產。你想結婚,這個想法值得讚許,家庭也是人的一種責任。隻是,在結婚之前,你必須要知道,你想成為哪一種人,你想怎樣度過你的一生,為了保證你和你家庭的生活,你想采取什麼辦法?盡管我們不應該把謀生當成主要任務,但這個問題是絕對需要考慮的。你願意不願意去依賴那些你瞧不上的人?你願意不願意讓社會關係成就你的財富,決定你的地位?如果這樣的話,你就得永遠依賴別人的選擇,這樣的關係會逼迫你,如果你想從流氓的手裏逃脫,除非你自己變成流氓。”
362“親愛的愛彌兒,我比你有經驗,對你這個計劃將要遇見的困難,我比你看得更為清楚。你的計劃是很好的,令人尊敬,它能讓你成為幸福的人,那麼,我們一起努力實行吧。我想提個建議,讓我們從現在起,花兩年的時間去遊曆,等回來的時候,為你的家庭選擇一個可以幸福生活的地方,免卻剛才我跟你提到的危險。要是我們成功了,你就能發現真正的幸福了。那麼多人在追求幸福,但一無所獲,你是不會後悔這一路上花去的時間的。而要是我們失敗了,就可以消除你錯誤的想法,對不可避免的痛苦也是個慰藉,就此你就接受必然的法則了。”
363如果我們承認天然的權力,或者父親的權威,依此作為人類社會的基本原理,我們便應當要探究這種權力的範圍,以及這種權力的本質。除了它對孩子的益處,孩子本身的虛弱,以及父親對孩子天然的愛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理由存在?當孩子已經不再軟弱時,當他的心智和身體都已經成熟時,他能不能替自己決定保存生命所需要的一切問題?他是否由此變成了自己的主人,脫離一切人即使是他的父親的幹涉?難道孩子愛自己,不比父親愛自己的孩子更為確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