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假設旅行的方法隻有一點好處,也足夠了。我培養愛彌兒,並不是為了讓他渴望,也不是為了讓他等待,而是為了讓他享受當下的生活。當他的欲念展望未來的時候,這熱情也不至於激烈到覺得時間冗長無聊的地步。他不僅僅要享受盼望的喜悅,還要享受逐漸接近所追求的目標的興奮,而他的情感如今受到這樣的約束,很大程度上,他隻活在現在。所以,我們的旅行不是像郵差那樣始終在趕路,我們像探險家那樣好奇,我們考慮的並不僅僅是起點和終點,而是起點和終點之間的過程。

334旅行的整個行程對我們來說,也是愉悅的。我們並非坐著不動,關在車廂裏,簡直像關在封閉的牢籠裏的犯人。我們也不像女人那樣,輕鬆舒適地旅行。我們不會剝奪自己能享受的新鮮空氣,也不會放過經過的風景,更要隨心所欲地仔細觀察這些風光。愛彌兒從來不會鑽進馬車,除非趕路,也不會去快馬加鞭,不過,哪有非要趕路不可的理由呢?除了生活的喜悅之外,不存在另外的理由。我要不要給他添一個理由呢,那就隻要有可能,做一些好事情?自然是可以的,做好事本身也是生命的一種愉悅。

335要是按我的旅行建議,我們走了五十裏,愛彌兒還沒有忘掉蘇菲,那不是我的做法不夠聰明,就是他沒有好奇心。鑒於他已經有了許多學科的基礎知識,所以要是他不受誘惑,不想擴展他的知識,是不太可能的。正是知識才會令我們好奇,愛彌兒擁有的知識,恰好是會讓他希望學習更多的東西的。

336生活的場景就是這樣一幕一幕變化的。每個年齡段都會有自己不同的動機和動力,但是這個人終歸還是原來的那個人。十歲的時候,他一心一意隻關心蛋糕,二十歲的時候,他全神貫注地關照他的情人,三十歲的時候就知道追逐享受,到了四十歲就變得野心勃勃,而五十歲的時候,就為了錢財狼奔豕突。什麼時候他才一心追求智慧呢?當一個人接受了指引,不知不覺奔向理智,這個人該多麼的幸福!

337如果你想要良好的教育對人的一生都有影響的話,那麼童年時期養成的好習慣,必須都要帶到他的青少年時期去。你的學生是他本該的原有模樣,那麼你就應當保持他本該成長的樣子。做到的話,工作才算完成。正因為如此,老師留在年輕人身邊是頭等重要的大事。否則,老師不在了,年輕人能不能學會追求愛情,是相當可疑的。通常,老師更多的是父親會犯的一個大錯誤就是,他們認為有了一種生活方式,另外的生活方式就不可能了,所以孩子一旦長大成人,就得放棄他小時候所習慣的一切。要是當真如此,那麼我們在孩子童年時期花那樣大的力氣是為什麼?既然不論我們培養出來的優點或是缺點,都會和童年一起消失,而另外的生活方式伴隨的必然是另外的思維方式?

338正如能打斷我們的記憶力的隻有大病一樣,能中斷我們性情與行為的,也隻有狂熱的情感。我們的興趣愛好也許會改變,有時候,這樣的變化相當突兀,不過,習慣會緩和變化的過程。一個技藝嫻熟的畫家,在調配色彩的時候,也要設計混合顏料,讓人無法覺察顏色的變換過渡。某些特定的底色要刷滿畫布,才不至於導致顏色突然的斷裂。我們的嗜好也應當采取同樣的辦法。性情不平衡的人,他們的熱情、興趣和感情永遠處於變化之中,他們身上唯一穩定的特點,就是永遠在變。但是,一個性情穩定的人,終歸是要回到舊日的習慣當中的,童年時期的愛好和興趣一直能保存到老年的時候。

339若是你讓你的年輕人,即便是從人生的這一階段步入到另外的階段,也不會鄙夷自己以前的生活方式,那麼當他們有了新的生活習慣,就不會放棄之前的習慣。讓他們一直喜歡做相宜的事情,不管是新的事務,還是舊的事務,那麼你辛勤培育的果實就能得到保證。而且,你甚至可以放心,你的學生一生都會保持這樣的作風。因為最令人擔心的變化,正是你現在密切觀察的這個年齡階段。人們常常懊悔地回顧這個時期,覺得從童年開始帶入這段青春的習慣最不容易改。不過,習慣能在這個時期改掉的話,就永遠不會再回來了。

340大部分孩子的習慣,隻是你以為你已經將這些習慣安在他們身上罷了,並非他們真正的習慣,而是在你的強製之下被迫去做的,極不情願地跟著你的安排而已,隻要一得到機會,他們就會迫不及待地將這些行為拋棄。不管人在監獄裏待了多久,也不太會培養出坐監獄的愛好的,習慣不但不能削弱對監獄的厭惡,反倒會越來越加強。我的愛彌兒不是這樣。童年的時候,他隻做他自己願意並且有樂趣的事情。成年之後,他也是如此。習慣的力量隻會有助於他得到自由自在的快樂。一種積極的生活,體力勞動,鍛煉,行動,對他來說,著實是必不可少的,缺少了這些,他會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