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子立即就抱怨悅淨大師,說:“最後雇的老頭,不過工作了一個時辰,而你竟把與幹了整整一天的我同等看待,這公平嗎?”
悅淨大師說:“施主!我並沒有虧負你,事先你不是和我說好了一天10塊錢嗎?拿你的走吧!我願意給這最後來的和給你的一樣。難道你不許我自己所有的財物,以我所願意的方式花嗎?或是因為我對別人好,你就眼紅嗎?”
佛在心中
許多的時候,我們感到不滿足和失落,僅僅是因為覺得別人比我們幸運!如果我們安心享受自己的生活,不和別人比較,在生活中就會減少許多無謂的煩惱。佛說,人類煩惱最根本的根源,不是自己缺少什麼的不滿足感,而是“我在哪些方麵應該超過別人”的攀比心理。其實,隻要你想,你就一定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周圍的人都能認可你,讓身邊的人都能和你一樣真心的把對方當成朋友,無論是有沒有社會地位的人,包括有錢的吝嗇的人,小肚雞腸的人,吃裏爬外的人,鐵石心腸的人,執著不前的人……所有的人,相識都是緣份,隻要你沒有什麼索求,以一種坦然寬宏的心態對自己說:“我的生活什麼都不缺,隻是希望能多些朋友,彼此能真正的把對方當作朋友,這樣就夠了。”佛祖是公平的,寬宏是有好報的。
【人間世態】
是我小肚雞腸麼
男人和女孩同一公司工作,同一公寓居住。男的長女孩15歲,沒有結婚。女孩剛剛大學畢業。容貌嬌好,身材窈窕。男的是部門經理,女孩是普通職員。一天,不知道為什麼,男人和女人發生激烈衝突,打了起來。男人打了女孩,甚至壞了女的名聲。於是,女孩從此長時間地不斷在網絡中和公司裏語言攻擊男人,給男人的生活工作帶來了極大痛苦。女的使用一切可能使用的手段,攻擊男人。蜚短流長,人言可畏,男人的生活已經被女孩徹底的毀掉了,男人為此煩惱極了,也十分懊悔……他很茫然不知究竟是自己對不起女孩,還是女孩做的過分傷害了自己?
安心釋語
富蘭克林說:“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際關係”。一個人在社會上行走,要想達到無往不勝,首先得懂得處理好人際關係,那麼怎樣才能處理好人際關係呢?
1.要有容人之量
人際關係中,有時發生矛盾,心存芥蒂,產生隔閡,個中情結,剪不斷,理還亂,當何以處之呢?一種方法是“冤家路窄”,小肚雞腸,耿耿於懷;另一種方法,則是冤家宜解不宜結——“相逢一笑泯恩仇”毫無疑問,在處理人際關係時,後一種態度是值得稱道的。
2.做人要厚道
在處理人際關係時,不能待人苛刻,使小心眼。別人有了成功,不能眼紅,不能嫉妒;別人有了問題,不能幸災樂禍,落井下石,更不能給人“穿小鞋”。
3.為人處世要有人情味
要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理解人。人與人相處,應當減少“火藥味”,增加人情味。
4.要以誠待人
誠實是人的第一美德。做人要坦誠,更要有一些俠骨柔腸,光明磊落,襟懷坦蕩,使人如沐春風,這樣才能有個好人緣。
5.要想人緣好,還要靠近“好人緣”
在你選擇朋友,建立人際關係網絡時,最好能選擇好人緣的人。而且能與這種人關係越密切越好。為什麼呢?首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道理大家都懂,其次,他會給你帶來很多的好處:一是人緣好的人他的朋友肯定不少,如果你與他成為關係密切的朋友,那麼他的朋友自然也會成為你的朋友,這對於你迅速建立或擴大人際關係網具有巨大作用;二是“人緣好”的人朋友眾多,群眾基礎好,他的能量也就越大,有時你會感覺到,找這種人幫忙辦一件事,要比找其他人要容易得多,迅速得多。
佛心故事
助人一次,勝似誦經十年
老禪師帶著年輕的徒兒出廟下山化緣,歸途中遇見一個餓得奄奄一息的年邁老嫗。老禪師當即命徒兒留些幹糧和銀兩給老嫗,徒兒有些不情願。
老禪師便開導他說:“生死與功德隻在一念之間,這些銀兩和食物對我們來說隻不過是暫時能維持生計罷了,可對施主卻是救命之物啊。”
徒兒似懂非懂,恭謹道:“師傅的教誨弟子會銘記於心,有朝一日待弟子振興寺廟財糧廣積之時,定要救助窮苦百姓。”誰知老禪師聽了卻輕歎著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