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意識到了平日裏自己的行為有些偏執,那麼,提醒自己不要陷於“敵對心理”的旋渦中。事先自我提醒和警告,處世待人時注意糾正,這樣會明顯減輕敵對心理和強烈的情緒反應。
隻有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要學會對那些幫助過你的人說感謝的話,不要不疼不癢地說一聲“謝謝”,更不能不理不睬。
要學會忍讓。生活在複雜的大幹世界中,衝突糾紛和摩擦是難免的,這時必須忍讓和克製,不能讓仇恨的怒火燒得自己暈頭轉向,肝火旺旺。
4.接受新事物
固執常和思維狹隘、不喜歡接受新東西,對未曾經曆過的東西感到擔心相聯係。為此我們要養成渴求新知識,樂於接觸新人新事,並學習其新穎和精華之處的習慣。
佛心故事
打賭
一天,四個懶漢東遊西逛,路上碰到一個趕集回來的老和尚,見老和尚忠厚老實,就想在老和尚身上打主意。
他們對老和尚說:“老頭子,來來來,打一個賭。”
“打什麼賭?”老和尚問。
“我們各說一件自身經曆的事,誰不相信就為輸。輸了就給對方做仆人。”
老和尚一聽,感到這個賭打得太稀奇古怪,但冷靜一想,就摸透了對方的心思,於是滿口答應道:“好,你們就先說吧!”四個懶漢滿以為可占便宜,高興得眉飛色舞、手舞足蹈。
第一個懶漢說:“那我就先說啦。我小時候,家門口有一棵果樹長得很高很高,樹上結滿了果子。果子成熟,散發出誘人的芳香,我想吃極了。我就踩著自己的肩膀,雙腳掛在耳朵上,一伸手上了樹,而且身子整整高出樹梢一柞多。”頓了一下,他望望老和尚又說:“老頭子,怎麼樣?”
老和尚裝出驚歎的口氣答道:“了不起!”其它三個懶漢當然相信。
第二個懶漢說:“好,我來說。有一年,我們寨子發生災荒,為了度過災荒,我隻好摘檳榔去賣。我爬到窪子裏的檳榔樹上時,不小心把樹枝踩斷,從樹上栽了下來,頭栽進地裏足足一柞深。我高聲喊叫家裏的人來救命,喊了一整天,誰也不曾應聲。沒有辦法,我隻好自己跑回家拿來鋤頭,把自己的頭從土裏挖出來。”
老和尚不等他問,就說:“真有辦法!”其它三個懶漢自然隨聲附和。
第三個懶漢說:“我接著說吧。我剛學爬的時候,父母帶我去趕集。走到一條大河邊,不巧河上的橋因山洪暴發被衝走了,父母急得直發愁,不知如何是好。我想這有什麼難?風急浪高的汪洋大海,我都闖過來了,還怕區區一條河不成!就對父母說:不要著急,我有辦法。說著,左手抱起母親,右手抱起父親,嘩嘩嘩幾下就過了河。”
老和尚笑了笑:“不假,不假。”其它三個懶漢當然不會提出異議。
第四個懶漢說:“該輪到我啦。我媽媽懷我時,有一天我渴得要命,跟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要水喝,要遍了,都不給。我一生氣,就從媽媽的肚子裏跑出來,跑到水井邊喝了個夠,然後才慢悠悠地走回媽媽的肚子裏。”
老和尚點了點頭:“自然,自然。”其它三個懶漢當然不會表示懷疑。
四個懶漢贏不了老和尚,你看看我,我瞧瞧你,不等老和尚說他經曆的事便想溜了。恰好這時來了許多趕集回來的人,老和尚把四個懶漢要與他打賭而又不等他說的事講了,讓大家評理。大家一聽,都指責四個懶漢耍無賴。四個懶漢無可奈何,隻好說:“好好好,老頭子,你說吧。”於是趕集回來的人和四個懶漢都坐到大青樹下聽老和尚講他經曆的事。
“那你們豎起耳朵聽著。”老和尚指著四個懶漢說,“有一年,我花費了不少力氣,開出一坡地,全種上了棉花。想不到種下去的棉花不多不少隻成活四棵。我心中非常懊悔,不該種棉花。不過我還是下工夫把這四棵棉花樹管理好。不知為什麼,每棵樹又隻開一朵花,結一個棉桃。你們說氣人不氣人?我隻好自認倒黴嘍!不料棉桃乍開時,從每個棉桃中跳出了一個小人兒,我真喜煞啦!於是就把這四個小人兒嬌生慣養起來。”老和尚講到這裏,清了一下喉嚨。
“後來呢?”四個懶漢在一旁問。
“你們莫性急,讓我慢慢講嘛。”老和尚繼續說,“後來我終於把他們養大了,可他們就是不幹活,整天遊手好閑。更氣人的是我才教訓了他們幾句,他們就趁外出時一起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