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隨緣而行,隨遇而安(3)(1 / 3)

這是一個叫家樹的男人半生的辛酸曆程:4歲出麻疹,險些喪命;7歲患肺炎,又幾近夭折;46歲,牙齒全部掉光;47歲視力急劇下降,幾乎失明;48歲又成了啞巴。似乎命運抓住他這隻“病鴨子”就不打算放過他了,麵對這些災難性的打擊,他也曾用酒精來麻醉自己,自暴自棄,怨天尤人的過了很多年,也曾服毒自盡過,但無奈老天不要他,他喝下去的是一瓶造假的農藥!他不明白為什麼世間所有最“點兒背”的事兒都被他趕上了,蒼天無語,大地無聲,隻有他指天怨地地在尋找不幸的答案……

安心釋語

佛說:人生原本就是磨難!人生之途多磨難,在這條路上,不管你願意與否,磨難將會始終與你相隨。主動與磨難為友的人,內心多是坦然不屈,磨難使他跨越激流險灘走向成功的彼岸;被動和磨難做伴的人,在磨難的煎熬中,內心多是軟弱的,磨難使他半途而廢敗下陣來。磨難是塊試金石,讓弱者變得渺小,讓強者脫穎而出。我們行進在人生的旅途上,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中涅盤。磨難原本是人生旅途一道不可或缺的風景,所有的不平都是通向人生驛站的一道門檻,所有的閃電都是伴隨人生的樂章。人生如爬山,磨難便是通往山頂的崎嶇小徑,隻有跨越磨難,才能領略到“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無限風光。

佛趣軼事

佛陀釋意念

有一天,佛陀帶弟子們坐船。當船行到湖中央時,他問其中一弟子:“有一種東西,跑得比光速還快,瞬間能穿越銀河,到達遙遠的地方,是什麼?”

有個弟子爭著回答:“是意念。”

佛陀滿意地點點頭:“那麼,有另外一種東西,跑得比烏龜還慢,當春花怒放時,它還停留在冬天;當頭發雪白時,它仍然是個小孩子的模樣,那又是什麼?”

弟子們一臉困惑,答不出來。

“還有,不前進也不後退,沒有出生也沒有死亡,始終漂浮在一個定點。誰能告訴我,這又是什麼?”

弟子們全都楞住了,麵麵相覷。

“答案都是意念。它們是意念的三種表現,換一個角度來看,也可以比喻三種人生。”

佛陀繼續解釋:“第一種是積奮鬥的人生:當一個人不斷力爭上遊,對明天永遠充滿希望和信心時,他的心靈就不受時空限製,他就好比時一隻射出的箭,總又一天會超越光速,駕馭於萬物之上。第二種是懶惰的人生:他永遠落後在別人的屁股後麵,撿拾他人丟棄的東西,這種人注定被遺忘。第三種是醉生夢死的人生:當一個人放棄努力,苟且偷生時,他的命運是冰涼的,沒有任何機會來敲門,不快樂也無所謂痛苦,這是一個注定悲哀的人,像水母的空殼漂浮於海底,不存在於現實世界中,也不在夢境裏……”

前世500次的回眸,換得今生一次的擦肩而過

有個年輕貌美的大家閨秀,琴棋書畫無一不精,女紅手藝更是揚名整個江南水鄉,原本日子過得很好。隨著年齡的增長,女大不中留啊,絡繹不絕的媒婆都快把她家的門檻給踩爛了,但她一直不想就這樣把自己嫁了,因為她覺得還沒見到她真正想要嫁的那個男人。

直到有一天,她去一個廟會散心,於萬千擁擠的人群中,看見了一個年輕的男人,不用多說什麼,反正女孩覺得那個男人就是她苦苦等待的結果了。可惜,廟會太擠了,她無法走到那個男人的身邊,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那個男人消失在人群中。

後來的兩年裏,女孩四處去尋找那個男人,但這人就像蒸發了一樣,無影無蹤。女孩每天都向佛祖祈禱,希望能再見到那個男人。

她的誠心打動了佛祖,佛祖顯靈了。

佛祖問:“你想再看到那個男人嗎?”

女孩說:“是的!我隻想再看他一眼!”

佛祖:“那你要放棄你現在的一切,包括愛你的家人和幸福的生活。”

女孩:“我能放棄!”

佛祖:“你還必須修煉五百年道行,才能見他一麵。你不後悔麼?”

女孩:“我不後悔!”

女孩變成了一塊大石頭,躺在荒郊野外,四百多年的風吹日曬,苦不堪言,但女孩都覺得沒什麼,難受的是這四百多年都沒看到一個人,看不見一點點希望,這讓她都快崩潰了。最後一年,一個采石隊來了,看中了她的巨大,把她鑿成一塊巨大的條石,運進了城裏,他們正在建一座石橋,於是,女孩變成了石橋的護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