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程安全生產管理

一、建築工程施工安全內容

概念

安全生產管理是一個係統性、綜合性的管理,其管理的內容涉及建築生產的各個環節。因此,建築施工企業在安全管理中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方針。

目標

1.建築施工企業應依據企業的總體發展目標,製定企業安全生產年度及中長期管理目標。

2.安全管理目標應包括生產安全事故控製指標、安全生產隱患治理目標,以及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管理目標等,安全管理目標應量化。

3.安全管理目標應分解到各管理層及相關職能部門,並定期進行考核。企業各管理層和相關職能部門應根據企業安全管理目標的要求製定自身管理目標和措施,共同保證目標實現。

注意事項

1.對於達到一定規模、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應單獨編製安全專項施工方案。

2.下列工程應單獨編製安全專項施工方案並進行專家論證。

1)各類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大模板等;水平混凝土構件模板支撐係統及特殊結構模板工程。

2)現場臨時用電工程

3.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必須有設計、有計算、有詳圖、有文字說明。

4.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應由施工企業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編製,由施工企業技術部門的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及監理單位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核,審核合格,由施工企業技術負責人、監理單位總監理丁程師宙批後執行。

二、建築工程施工危險源辨識

危險源的辨識

危險源辨識是安全管理的基礎工作,主要目的就是從組織的活動中識別出可能造成人員傷害或疾病、財產損失、環境破壞的危險或危害因素,並判定其可能導致的事故類別和導致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的過程;

1危險源的類型:為做好危險源的辨識工作,可以把危險源按工作活動的專業進行分類,如機械類、電器類、輻射類、物質類、高墜類、火災類和爆炸類等;

2.危險源辨識的方法:危險源辨識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專家調查法、頭腦風暴法、德爾菲法、現場調查法、工作任務分析法、安全檢查表法、危險與可操作性研究法、事件樹分析法和故障樹分析法等;

3.施工現場采用危險源提問表時的設問範圍:

在平地上滑倒(跌倒);

人員從高處墜落(包括從地平處墜入深坑);

工具、材料等從高處墜落;

頭頂以上空間不足;

用手舉起搬運工具、材料等有關的危險源;

與裝配、試車、操作、維護、改造、修理和拆除等有關的裝置、機械的危險源;

車輛危險源,包括場地運輸和公路運輸;

火災和爆炸;

鄰近高壓線路和起重設備伸出界外;

吸入的物質;

可傷害眼睛的物質或試劑;

可通過皮膚接觸和吸收而造成傷害的物質;

可通過攝入(如通過口腔進入體內)而造成傷害的物質;

有害能量(如電、輻射、噪聲以及振動等);

由於經常性的重複動作而造成的與工作有關的上肢損傷;

不適的熱環境(如過熱等);照度;易滑、不平坦的場地不合適的樓梯護欄和扶手;

合同方人員的活動。

建築工程安全生產檢查

一、建築工程安全檢查內容

檢查教育培訓

主要是檢查現場教育培訓崗位、教育培訓人員、教育培訓內容是否明確、具體、有針對性;三級安全教育製度和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製度的落實情況是否到位;教育培訓檔案資料是否真實、齊全。

查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

主要是檢查現場勞動防護用品、用具的購置、產品質量、配備數量和使用情況是否符合安全與職業衛生的要求。

記憶方法:

安全檢查內容多:“思想”、“責任”和“製度”、“措施”、“防護”和“設施“教育培訓”和“行為”、“防護用品的使用”、“傷亡事故的處理”。各自檢查可細分細分內容要弄清,加強理解與應用,案例分析不可少。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設施的安裝和拆除必須由持證電工操作。機械設備電器必須按規定做好接零或接地,正確使用漏電保護裝置灌注樁施工安全控製要點

灌注樁施工前應編製專項施工方案,嚴格按方案規定的程序組織施工;灌注樁在已成孔未澆築前,應用蓋板封嚴或沿四周設安全防護欄杆,以免掉土或發生人身安全事故;所有的設備電路應架空設置,不得使用不防水的電線或絕緣層有損壞的電線。電器必須有接地、接零和漏電保護裝置;現場施工人員必須戴安全帽,拆除串筒時上空不得進行作業。嚴禁酒後操作機械和上崗作業;混凝土澆築完畢後,及時抽幹空樁部分泥漿,以免發生人、物陷落事故腳手架的搭設。

1.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經過考核合格的專業架子工。上崗人員應定期體檢,合格者方可持證上崗;

2.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作業要求,不得超栽。不得將模板支架、纜風繩、泵送混凝土和砂漿的運輸管等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

3.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牆件以上兩步。

4.縱向水平杆接長宜采用對接扣件連接,也可采用搭接。縱向水平杆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杆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於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於縱距的1/3。

檢查驗收

1.腳手架在下列階段應進行檢查與驗收:

腳手架基礎完工後,架體搭設前;

每搭設完10~13高度後或3~5步後;

作業層上施加荷載前;

達到設計高度後或遇有六級風及以上、雨、雪天氣;

停用超過一個月

2.腳手架定期檢查的主要內容:

杆件的設置與連接,連牆件、支撐、門洞街架的構造是否符合要求;

地基是否積水,底座是否鬆動,立杆是否懸空,扣件螺栓是否鬆動;

高度在24米以上的腳手架,其立杆的沉降與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技術規範要求;

架體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三、現澆混凝土工程安全隱患防範

現澆混凝土工程的安全控製要點

1.現澆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的編製

(1)現澆混凝土工程施工應編製專項施工方案

(2)施工方案的主要內容應包括模板支撐係統的設計、製作、安裝和拆除的施工程序、作業條件。有關模板和支撐係統的設計計算、材料規格、接頭方法、構造大樣及剪刀撐的設置要求等均應詳細說明,並繪製施工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