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是美國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該級艦共有5艘:“尼米茲”號、“艾森豪威爾”號、“文森”號、“羅斯福”號、“林肯”號。第6艘“喬治·華盛頓”號已於1990年7月下水,耗資31億美元,計劃於1992年正式服役。
“尼米茲”級艦滿載排水量為91487噸,這個重量大約相當於9000輛裝滿貨物後的解放牌卡車,或1100多個裝滿貨物的火車皮總重量;長332.9米,寬76.8米,相當於三個多足球場的麵積;艦體吃水11.3米,艦體的高度(從艦底龍骨到艦橋頂部)有70多米,相當於20層大廈的高度;能裝載各種大型現代化艦載機90餘架,其中,攻擊機占40%,戰鬥機占27%,反潛機占11%,預警、電子戰、加油等特種飛機和勤務飛機占4%左右。一個航母戰鬥群可通過其艦載機控製800─1000公裏的海域和空域,四個航母戰鬥群所控範圍可達96.5平方公裏;全艦共有2000多個艙室,艦員6300名;動力裝置為2台原子能反應堆,總功率達20594萬—22065萬瓦,航速達33節以上。加一次核燃料可用13年,續航力達80─100萬海裏,相當於繞地球25─30圈以上。
該艦能裝載航空燃油10000噸,彈藥3000噸,比其他同類航空母艦多載40%左右。如果飛機按每日作戰4次計算,這些燃料、彈藥可供四五十架飛機連續作戰16天,大約是常規動力航空母艦的2倍。
“加裏波第”號航空母艦是世界上第一艘輕型航空母艦。該艦於1981年動工,1984年下水,1987年8月正式加入海軍現役。
該艦采用直通甲板,因而隻能搭載直升機和垂直/短距起落飛機。其標準排水量10100噸,滿載排水量13370噸;艦長180.2米,寬33.4米,吃水6.7米;無論從噸位和尺寸上講,它都可算目前世界上最小的航空母艦了。艦上的動力裝置功率為5.9萬千瓦,最大航速30節。主要武器為“蝮蛇”防空導彈發射架2座,“奧托馬特”反艦導彈發射架4座,40毫米雙聯機關炮3門,三聯裝魚雷發射管2座。
“加裏波第”號可載“海王”反潛直升機16架。機庫隻能容納12架,有4架必須露天停放。飛行甲板可供6架直升機同時起降,艦上的飛機升降平台,比現裝備的“海王”直升機尺寸大,主要就是為了搭載“鷂”式垂直/短距起落飛機。
世界最早出現的航空母艦是用舊軍艦改裝而成的。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期,英國海軍將“暴怒”號巡洋艦的前、後甲板上的主炮塔拆除,鋪上木製跑道,以甲板中部的上層建築為界,前麵的木製跑道供飛機起飛用,後麵的木製跑道供飛機降落用。這樣,飛機就可在艦上同時起飛和降落。當時這艘改裝後的巡洋艦叫“飛機搭載艦”,排水量22500噸,能裝載20架飛機。同年7月,從這艘艦上起飛的飛機,轟炸了德國的一個空軍基地。
世界上第一艘不是用舊船改裝,而是專門設計和建造的航空母艦,是日本在1922年底新造的“鳳翔”號航空母艦。這艘航空母艦已初步具有現代航空母艦的樣子。例如它具有全通式飛行甲板,上層建築很小,且位於右舷。該艦排水量隻有7000多噸,長160多米,航速25節,能攜帶飛機21架。
航空母艦中最早裝備噴氣式飛機的是美國的“福萊斯特”級艦。
該級艦共有4艘:“福萊斯特”號、“薩拉托加”號、“突擊者”號和“獨立”號。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造的第一批航空母艦。由於同屬一級艦,4艘艦大同小異,現以“獨立”號航空母艦作介紹。
“獨立”號航空母艦自1959年1月10日開始在大西洋艦隊服役以來,1962年曾參與對古巴的封鎖,後來參加了越南戰爭。1983年10月美國在實施代號為"暴怒"的入侵格林納達的行動中,也是以“獨立”號航空母艦為首率各型艦船15艘參戰。1983年12月,從“獨立”號起飛的艦載機攻擊了敘利亞導彈基地。1985年4月至1988年1月,”獨立“號進行了現代化改裝,後轉入太平洋艦隊。該艦標準排水量為60900號,滿載排水量為80863噸,長326.4米,寬39.6米,吃水11.3米,航速33節,編製艦員2900人,航空兵人員2279人,特混大隊司令部人員70人,共計5249人。
該艦主要裝備有:MK29八聯裝“北約海麻雀”導彈發射架3座;MK15六管20毫米“火神密集陣”近程防禦係統3座;F/A─18型“大黃蜂”戰鬥攻擊機20架;F─14A型“雄貓”戰鬥機20架;A─6E型“入侵者”攻擊機20架;S─3A“海賊”反潛機10架;SH─3H“海王”反潛直升機6架;EA─6B型“徘徊者”電子戰飛機6架;E─20“鷹眼”預警機5架,共有飛機87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