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前身玄女曾被張武之母收為義女,所以皇甫就是聖母的娘家。對於娘家人,寶玉山的主事們特別重視,專開正門迎來送往。
聖母簽簿贅述
張武為感謝神恩,於明嘉靖22年給家鄉修建了聖母大廟,並塑金身,還了他在四川青沙峴突圍前曾經許下的誓願。
當時聖母堂上是否有簽簿,無法考證。但從年長人的回憶中得知,有依據的簽簿是吳德印、吳自興和梁明倫等人編寫的。這些人編寫簽簿時,共擬了一百個簽號,每號分為求財、婚姻乞子、問事及問病求藥四個方麵的內容。他們分頭擬文,並反複易稿;定稿後繕寫成冊,這就是有傳說的最早的聖母簽簿。
這部簽簿大約用了幾十年,1964年,簽簿在拆廟毀像的時候被查抄,保存在當時分管收繳文物的吳興華處。1992年,新大廟重建後,會長們曾多次差人索要,得到的隻是其中的二部分,且殘缺不全。就在這種情況下,又由會長吳宏斌出麵,先後多次外出求助,欲得一個藍本,重修聖母新簽簿。幾經周折,後來終於從乾縣楊漢留午村趙俊(佛名誌靜)那裏獲得藍本。據說,此簽簿仍係綜合本,即同號簽文中,求財、婚姻乞子、問事、問病求藥四個方麵的內容都有涉及,不僅給拆簽人帶來麻煩,求簽人原不打算問及的事無意中得知,有利且不說,若有不利言詞,勢必造成思想明影。為避其弊端,2000年七月十二廟會之後,熱心神文化的吳成周決定重新改編簽簿,使其四部分獨立成冊。曆時約一年之久,改編後的四本新簽簿已於2001年6月,與眾善人重新見麵。
有人也許會說,此純係迷信活動,求簽之事未必靈驗。有這麼一個例子,不妨提供給有疑議者。曾經一位農民丟了耕牛,急不可耐地上廟求簽。簽中給了一服中藥,人們有些納悶:尋牛與服藥有何相幹?常言說得好,心誠則靈。求簽人依法服下此藥,便心急如焚地外出找牛。在趕路的過程中,尋牛人隻覺一陣腹痛,好似下墜,急忙跑向一個崖邊的破窯洞,順手揭去堵在窯門口的玉米杆,奇跡終於出現了:“啊,我的牛!”信不信由你!反正牛是找著了。
岐山縣長跪雨
皇甫人祈求聖母賜雨的事,岐山縣有位縣長不太相信。
有一年,皇甫會長們帶著祈雨的瓶子到了寶玉山,敬神時說明取雨來意。隨後就將事先係好繩子的小瓶投入祈禱甘霖的八卦池中,果然瓶子進入水中,瓶口朝上,滿滿的一瓶水吊上來了,這說明聖母賜雨於皇甫人民。否則,瓶底朝上,不會進水。
取雨人返回時,途經岐山縣城,被該縣縣長擋住,並揚言:
“如果聖母真會降雨,我便赤身跪在大街上向聖母謝雨!”經過雙方協商,決定次日午時讓聖母顯靈。第二天中午10點多鍾,聞訊趕來觀睹的人群擠滿了縣城的大街小巷。大約11點多鍾,縣長也已來到人群中間。
“西北方向有塊雲團正在向這邊移動!”不知誰喊了一聲,隻見人們議論紛紛,指手畫腳,眼看雲團越來越近,越來越大,人們的情緒更加活躍。說時遲,那時快,忽然一聲驚雷,瓢潑大雨從天而降。人們歡呼,人們跳躍,並紛紛跪拜叩謝。
大雨下了半個多鍾頭,縣長跪了三十多分鍾。隻見他一邊叩頭,一邊念念有詞:“聖母果真靈驗!”
聖母顯靈的事感動了這位縣長,他便專門立了一塊石碑作為紀念。碑文中告誡沿途群眾要為皇甫祈雨人多行方便。
聖母給了水,三天下透雨,這是真的!
寶玉山新得
公元2006年農曆七月初六,我終於來到了位於鳳翔縣西北約30公裏的寶玉山腳下,親眼目睹了九天聖母坐化的風水寶地的盛況。
現將最新所得整理如下:
平安賜福惠我無疆
據傳,九天聖母係封神榜中陣亡的雲肖,隨老君南下投胎於四川峨眉楊員外家,由於生母早逝,兄嫂虐待,故終日以牧羊拈線為生,芳齡二八開始修煉真身,其間共經曆了八九七十二大難,翻越了九九八十一座山,涉足百條河,途經包丞府、大槐社等地,後在腳夫相助下,才來到寶玉山修煉,並於肉身洞脫去真身,正果圓滿,成為仙班神聖。聖母殿內右側有腳夫塑像。
當聖母修行來到寶玉山南邊時,曾在一峰嶺上稍息,遂將兩隻鞋中的塵土倒在身邊。由於此處已西望不見故鄉四川,不免有些傷感,兩股淚水便奪眶而出。其中一股向南衝出個大峽穀,另一股北淌,形成了羊引關。聖母稍息那個峰嶺便成了今天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