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黃雀在後(1 / 2)

楊繁走後,裴熙百無聊賴,一人打譜下棋。

其他人下棋,往往全神貫注,眼中再無他物,裴熙卻不。他一邊自娛自樂,一邊思考如今的時局。

裴熙之所以幫楊繁,並不是他與楊繁有很深的交情,也不是他很看好楊繁。如果看好,他就不會是這種態度了。他這樣做,純粹是因為他不喜歡蘇沃,外加他心裏清楚這件事不算完罷了。

正如他說的,秦琬隻有兩子一女,蘇沃眼巴巴地盼著秦晗和秦昭失去繼承權,為此精心編製陰謀,小心翼翼地在坑同胞的時候,順帶撇清自己的幹係。卻不知道,秦琬對朝堂的控製力並非蘇沃所能想象的,一旦這樣做了,秦琬絕對能查出來。那時候,別說蘇沃本來就沒有的繼承權了,隻怕連小命也要丟掉。

秦琬已經三十出頭,再生育雖說不難,高齡產婦,仍是有極大危險的。按裴熙對秦琬的了解,她十有八九不會這樣做。為了大夏江山萬年,她就隻有過繼子嗣一條路了。甚至在很多朝臣眼裏,這條路也是正確的,或者說,這條路才是最正確的。誰讓這些忠於皇室的老臣們一直覺得,秦琬的兒女不該姓秦,不算皇室中人,江山的傳承還是應該找秦氏皇族的男丁呢?

大好江山,如畫山河,誰能不動心?

算計到蘇沃,不大可能,那小子心機深沉得很,想讓他十成十地落入陷阱,幾乎不可能。但誰又說了,一定要算計到蘇沃呢?像楊繁這樣,借著蘇沃的火,往裏添一把柴不就行了?

儲位之爭,本就混雜各方勢力,每個人又加點料進去,最後就成了一鍋大雜燴,一場神仙局。這等情況下,想要順藤摸瓜,查清誰做了什麼,哪怕是常青出山,也太為難了一些。所以裴熙才要敲打楊繁,乖乖的,不要再亂來。

裴熙能幫楊繁一次,是因為秦琬對裴熙深信不疑,陳玄和裴熙在蘇沃的事情上利益一致,衛拓又欠了裴熙人情。再有第二次,裴熙未必捂不住,但風險太大。裴熙和秦琬一世摯友,就連他的親爹親哥鬧幺蛾子都被他鎮了下去,何況區區一個楊繁呢?

若是楊繁不聽勸,裴熙的人生,可沒有“手下留情”四字。

不過,也沒有必要查清。

因為,隻要反過來推就行了。

他能想到的事情,秦琬也能想到,衛拓更不會錯過。

秦琬當然猜得到。

出人意料的,她並沒有為這件事憤怒。相反,她的態度很平靜,平靜到所有熟悉她的人都以為,這是暴風雨來臨的前奏。

“我在彭澤的時候,見到鄉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勤懇懇,辛勞耕作,卻合家才有一件體麵衣服。饒是如此,還要祈求上天,賜個豐年。一旦欠收,有可能便是家破人亡。”

秦琬說這些話的時候,身邊隻有晏臨歌在。

窺得聖心固然好,可若聽見聖人的“汙點”,那就得戰戰兢兢,唯恐自己小命不保了。

既是聖人,又怎麼能有汙點呢?

那些寒微時的過往,她不是不能對裴熙提起,但裴熙貴胄出身,又怎能體會她的心境?

還好,有晏臨歌。

晏臨歌靜靜地聽著,不發一言。

秦琬和他心裏都很清楚,對於富饒的關中來說,彭澤當然是窮鄉僻壤。但放眼天下,不管是雲中、雁門之地,還是西南蠻荒之地,又要比彭澤窮困不少。

彭澤好歹靠江,水土勉強算是豐饒,就算作物收成不好,打漁也能勉強養活一家。再加上代王被流放到了那裏,縱是前途未卜,當地的父母官也不敢縱容豪強,欺壓百姓太過,帶累了自己的官聲。

秦琬曾一度迫不及待想逃離那裏,以身份高貴自居,為了權力百般算計,隻為性命能握於自己之手。

但當她真正登上九五至尊的位置,眼界徹底打開,真正掌控了自己的命運,將天下萬民視之為自己的子民時,卻比從前更清醒地認識到,百姓正在過什麼日子。

哪怕是太平盛世。

縱然是豐收連年。

秦琬心中是什麼想法,晏臨歌也能猜到幾分。

他沉默片刻後,才道:“除了高門顯貴之家,也隻有教坊能讓人過上錦衣玉食、綾羅綢緞的‘好日子’。”

晏臨歌很少主動提起過往,他與秦琬相處得時候,一度是小心翼翼,察言觀色,後來發現秦琬不喜歡之後,就越發沉默。

但秦琬待他很好,非常好。

兩人到底像夫妻一樣相處多年,晏臨歌也就漸漸沒了昔日戰戰兢兢的模樣,雖說還是不插手朝政,可有些事情,他也會說:“那裏……十幾歲就千瘡百孔,一張草席裹出去的人數不勝數。偏偏還有很多不懂事的孩子,覺得自己長得好,不願做下人,非要錦衣玉食、高床軟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