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出:
《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經典今讀:
“君子和而不同”的後半句,即“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尊重他人人格,堅持自己獨立思考,不會人雲亦雲;小人做人沒原則,很容易人雲亦雲,而且不知道尊重人,不會真正與他人和睦相處。
北宋王安石和蘇軾就有一段“和而不同”的故事。先說兩人的“不同”。蘇軾出仕時,正值新舊兩黨之間紛爭,新黨代表人物王安石正在積極協助皇帝變法,就是史上著名的“熙寧變法”,而蘇軾一家人都是保守派,同屬舊黨。因此,蘇軾與王安石執政觀點不同,理念不同,兩人都各持己見,認為真理在自己一方,於是兩人之間爆發了劇烈的衝突。
蘇軾二十六歲參加科舉考試,王安石看了蘇軾的策論,大為不滿,認為他觀點荒唐,“全類戰國文章”。蘇軾反駁說,王安石“好為大言詭論”,拉大旗做虎皮,嚇唬人。公元1069年,蘇軾上疏皇上,反對王安石改變貢舉之法;緊接著,當皇上讓蘇軾修中書條例和起居注時,王安石也極力阻攔,還說蘇軾看著老實,其實心思險惡,是“邪險之人”。由於宋神宗欣賞蘇軾,王安石覺得蘇軾成了變法的絆腳石。在政見上,兩人針鋒相對、水火不容。
但撇開政治不談,在文學上、做人上,兩人又惺惺相惜。王安石比蘇軾大十六歲,算是蘇軾的前輩。蘇軾仰慕王安石的文才,稱讚他撰寫的《英宗實錄》是北宋寫得最好的史書。而王安石覺得蘇軾是罕見的奇才,“烏台詩案”後宋神宗曾一度想殺蘇軾,急得王安石從江寧府上書宋神宗:“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為挽救蘇軾的生命奔走疾呼。
公元1084年,遭貶官的蘇軾繞道來到江寧府,見到了已經退隱八年的王安石。遠離政治旋渦,兩位文壇巨匠化敵為友,談古論今,互贈詩文。時間雖然隻是短短的幾天,但二人的心靈卻異常親近,成為知音。蘇軾臨別時,王安石還想把他挽留下來做鄰居。望著蘇軾漸漸遠去的背影,倜儻自負的王安石感歎道:“不知更幾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慧眼看經典: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核心之一的“和”,並非要排除差異、消滅異己;相反它承認並且強調個體之間、群體之間,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存在的差異性,這種“和”,實際是一種建立在尊重個體的獨立性之上的“調和”,即萬物並行不悖、相育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