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以德服人(1 / 1)

典出:

《孟子·公孫醜上》: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經典今讀:

“以德服人”的意思是:如果具備崇高的品德,會讓別人感到和你在一起是一件快樂的事,會對你心悅誠服。

這句話孟子說過,劉備在臨終前對兒子劉禪也說過類似的話:“惟賢惟德,可以服人。”

據《三國誌》記載,劉備的“以德服人”,曾經感動了一個想謀殺他的刺客。劉備當平原縣令時,關心民生,施行仁政,把平原縣治理得很好。不過當地有個叫劉平的人卻對劉備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後快。劉平雇了個刺客殺劉備。某夜,月黑風高,刺客潛入劉備府邸,見一間屋子亮著燈,心想:劉備一定在屋子裏。他悄悄走到門口,準備破門而入,發出致命的一擊,卻聽見裏麵有動靜。他把耳朵貼在門上細聽,卻是劉備在說話。原來,夜深了,劉備還在與一個下屬談公事,說的都是要怎麼樣對老百姓好,怎麼樣為民眾服務。刺客越聽越覺得劉備這人是愛民如子的好官,自己這一輩子從來沒有見到過這樣的好官。他突然推門而入,沒留神手上的利刃在油燈下發出亮晃晃的光芒。就在劉備驚魂未定的時候,他棄刀於地,說自己是劉平派來殺劉備的,剛才在門外偷聽半天了,覺得劉備是個好官,決定放棄刺殺計劃。劉備因為愛民的心而讓刺客“浪子回頭”,因此《三國誌》作者陳壽評價“其得人心如此”。

劉備的仁義道德還表現在好多事上,《三國演義》演繹得淋漓盡致。比如“三讓徐州”,又比如劉表去世的時候,謀士們都勸劉備趁機拿下荊州,但他都拒絕了。公元208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劉備逃離新野,幾萬百姓竟跟著他逃難,說:“劉使君,我們這輩子都跟定你了,你到哪裏,我們就到哪裏。”謀士孫乾對此很擔憂,說:“曹操追得急,時間就是生命,咱們得抓緊時間逃命。帶上這麼多老百姓,會拖累咱們。”但劉備毅然回答:“古來成大事者,莫不以民為重,他們願意跟著我,是我的福分,我怎麼能丟下他們不管呢?”風蕭蕭兮易水寒,劉備帶著數萬百姓逃命,雖然百姓結局淒慘,劉備自己也狼狽不堪,但收獲了人心,為他東山再起奠定了基礎。

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作《隆中對》,說:曹操得“天時”,孫權占“地利”,劉備隻能靠“人和”取天下。好在劉備心地慈善,愛民如子,正有此優勢。

慧眼看經典:以德服人,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假設的前提下:道德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對於任何正常人都不例外。但世界上偏偏有一些異類,他們的內心缺乏對道德的正常感應,對這種人采取以德服人的策略,是不會有效果的,還得想想其他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