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惠公的舅父,大夫虢射卻說: “早先我們晉國不履行割讓五城給秦國的諾言,是裉本的問題,它導致我們與秦國關係的決裂。如果這個根本問題不解決,而隻答應賣糧食給秦國,就好比隻有毛而沒有皮。現在皮都不存在了,毛附在哪裏呢!既然事已如此,不如幹脆連糧食也不賣!”

慶鄭反對虢射的觀點,繼續說: “我們要是拋棄誠信而背棄鄰國,一旦發生禍患,還有誰來救助?失掉救助,就會滅亡。現在的情況正是如此。”

虢射堅持自己的觀點說: “現在就是給秦糧食,也不可能減少他們對我們的怨恨,反而因幫助他們解決了困難而加強了他們:的力量。我的意見還是不賣糧食!”

晉惠公聽從了虢射的意見,而不采納慶鄭的建議,拒絕向秦國賣糧。慶鄭歎息這樣做將來一定要後悔。後來的情況果然如此。第二年,秦晉之間發生戰爭,晉惠公兵敗,當了秦國的俘虜。

)3.撲朔迷離

[釋義]原指把兔子提起來時,雄兔腳亂動,雌兔限半閉,但當兔子在地上跑時,就難分雌雄了。後比喻事物錯綜複雜,不易看清真相。

[出處]南北朝民歌《木蘭辭》

[同義]如墮煙海

[反義]一清二楚一清二白

[例句]這件案子錯綜複雜,幾條線索真真假假,讓人撲朔迷離,不知從哪兒入手。

[故事]花市蘭是一個勤勞善良的農家女孩。有一年北方邊境上發生戰爭,皇帝的軍隊兵丁不足。於是,皇帝下詔書在百姓之中強征兵丁。一開始,征兵的名單裏就有花市蘭父親的名字。

花市蘭全家為這件事感到發愁,因為花木蘭的父親體弱多病,根本不能上戰場打仗。花市蘭的弟弟尚幼沒法參軍,可朝廷的命令又不能違抗。花市蘭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忽然有一天,她腦子裏冒出一個想法:我何不女扮男裝,代替父親出征呢?花市蘭想到做到,便找來男人的衣服,又在市場上買來駿馬,又購置了鞍韉、轡頭,跟著軍隊就上了前線。

花市蘭征戰沙場長達十年,她出生入死,轉戰千裏,作戰勇敢。同去的將士很多都戰死在疆場,而花市蘭卻僥幸活著回來。軍隊打了勝仗,皇帝犒賞凱旋而歸的功臣,當問到花市蘭時,花木蘭既不想做官,也不想要豐厚的錢財,她隻想早日回到家中看望父母。皇帝答應了她的請求。

花木蘭回到闊別十年的家鄉,家裏人都異常欣喜。她脫下了沉重的戰袍,找來女裝換上,倚在窗戶上梳理自己的頭發,並梳理成女人的樣式,又在額頭上貼了一塊裝飾用的花黃,打扮得美麗迷人。

這時候,一同在沙場征戰的夥伴們來家裏探望花木蘭。當花木蘭著豔麗的服飾,梳著高高的雲髻,走出閨房的時候,夥伴們全都驚吊了: “我一起行軍打仗,整整生活了十年,竟然不知道你是女子啊!”

是啊!雄兔和雌兔一起奔跑,很難辨認出哪隻是雄兔,哪隻是雌兔,真是撲朔迷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