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充分地理解過去,我們可以弄清現狀;

深刻地認識過去,我們可以揭示未來;

向後看——就是向前進。

——赫爾岑

1991年12月25日,前蘇聯召開了最後一次最高蘇維埃共和國會議,與會代表以舉手表決的方式一致通過了蘇聯在法律上停止存在的決議。會後,在蘇聯上空飄揚了年之久的印有錘子鐮刀標誌的紅色國旗從克裏姆林宮上方緩緩降下……這是一個悲傷的曆史時刻,仿佛是“黑暗中的巨大沉寂,誰也不能保證這能否帶來黎明的曙光”。隨著紅色帝國的解體,原本由兩大意識形態及軍事集團主宰世界的局麵被大大小小多個民族國家多極鼎立的形勢所代替。前蘇聯的領土上出現了個孕育自這一母體的民族國家,這些國家都在努力找尋進入全球化經濟和地區性國家係統的路徑,其行動不再受特定意識形態的指使,背後也不再有特定軍事集團的支撐。種族民族主義取代了西方自由資本主義和前蘇聯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的統治地位,成為全世界社會運動和政治理想的基礎和語言。

“信念、希望和愛使人渴望進一步了解俄羅斯”:俄羅斯人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