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們對全中線的分組、投全中球助跑的站位方法、犯規角度線的調整、投球動作方法的調整等問題進行了探討,本節我們將對五組全中線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最內側線
最內側線在落球點處在第20~27塊木板和目標箭頭處在第18~22塊木板的範圍內。因為最右邊的木板數為18,位於一、三號瓶袋所在的第17塊木板的左邊。故這組全中線的犯規線角均為開角。
最內側線選擇和調整應注意以下幾點:
1.球道情況
當整個球道的道麵非常幹燥,球路成鉤很深時,應使用最內側線。
如果球道右邊的球滾跡使球進入瓶袋的速度過快,這時最內側線可使球滾至球道下部以後再進入球滾跡,一方麵使球拐彎時角度稍偏離袋角,減弱向左成鉤的強度,另一方麵使球進入球滾跡的時間較短,球在球道上成鉤的時間也較短。
因此,應選用最內側線。
球道左邊上油偏多時,采用最內側線使球滑過上球道,推遲球路成鉤的時間,以利於形成合適的袋角,提高全中率。
2.瞄準
全中線與瞄準點之間的關係是,全中線越靠近球道的中心線,瞄準點與犯規線之間的距離應越遠;反之,瞄準點與犯規線之間的距離應越近。最內側線在五組全中線的最內側,與球道中心線的距離最近,故瞄準點與犯規線的距離應最遠。
由於瞄準點較遠,投球時落球點也應稍遠。因此投球時球員應盡量增大動作幅度,並使球深入球道後再轉向瓶袋。
3.助跑路線
最內側線的犯規角度線都是開角,因此投球助跑時,助跑的路線應呈直線並與犯規線成一定的夾角。這種助跑方式易引起線性偏離,影響投球的準確性。克服偏離的方法一是通過反複練習,糾正助跑的線性偏離;二是把偏離計算在助跑開始的站位之內進行糾正。
4.與最內側線有關的其他因素
使用最內側線投球,有時球員可能會遇到諸如左手接近牆壁、回球機或助跑道沾腳或打滑等情況。由於心理作用,會影響正確的助跑路線。遇到這種情況,球員應做好心理準備並通過反複練習保證助跑和投球動作的正確性。
(二)內側線
內側線在落球點處在第11~21塊木板和目標箭頭處在第13~17塊木板的範圍內。這組全中線的犯規線角包括直角、開角和閉角3種情況,供擊中瓶袋的投球角度線類型較多。使用這組全中線,主要用來糾正球道成鉤太深和轉彎程度太大的缺點。
內側線選擇和調整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麵:
1.球道情況
當球道稍顯幹燥,球路成鉤較深,應使用內側線。如果采用二號目標箭頭全中線,球擊瓶袋總是超位,就應改用內側線。
如果球道的球滾跡使球進入瓶袋的位置偏高,這時改用內側線偏左助跑站位,可使球趨向到位。球道內側線上油偏多時,采用內側線使球滑過上球道,推遲球路成鉤的時間,有利於形成合適的袋角。總之,使用這組全中線球道的情況,介於最內側線和二號目標箭頭線之間。
2.瞄準
根據全中線與瞄準點的距離之間的關係,內側線瞄準點到犯規線的距離比最內側線近,比二號目標箭頭線遠。由於球員這時仍在內側線,瞄準點較遠,投球時落球點也稍遠。因此投球時動作幅度仍要稍大,但動作要自然,不要過分地進行人為控製,才能得到適當的落球距離。
3.助跑路線
內側線的犯規角度線包括直角、開角和閉角。因此投球助跑時,助跑路線呈直線並與犯規線分別成直角、開角、閉角。
助跑出現線性偏離時,克服方法同樣是首先通過反複練習,糾正助跑的線性偏離;其次把偏離計算在助跑開始的站位之內進行糾正。
4.與內側線有關的其他因素
使用內側線投球,球員一般不會遇到諸如左手接近牆壁、回球機或助跑道沾腳或打滑等情況。在使用二號目標箭頭線和最內側線投球時,遇到球道使球路不能有效地擊中瓶袋、造成球路超位或不到位等情況時,應使用內側線。
(三)二號目標箭頭線
二號目標箭頭線在落球點處於第6~18塊木板和目標箭頭處於第8~12塊木板的範圍內。這組全中線的犯規線角也包括直角、開角和閉角3種情況。絕大多數的右手球員都使用這條全中線。首先因為它的位置在球道右側中央,是右手球員以一、三號瓶袋為投球目標的最自然的投球位置;其次這組全中線在球道上所占的範圍很寬,有利於選擇多條全中角度線;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包括貫穿瓶台的第17塊木板。
二號目標箭頭線選擇和調整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