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呢,合肥以前不叫合肥,有一個比較詩情畫意的名字,廬州!還記得歌手許嵩有一首歌叫做《廬州月》,歌詞如下:
兒時鑿壁偷了誰家的光
宿昔不梳一苦十年寒窗
如今燈下閑讀紅袖添香
半生浮名隻是虛妄
三月一路煙霞鶯****長
柳絮紛飛裏看見了故鄉
不知心上的你是否還在廬陽
一縷青絲一生珍藏
橋上的戀人入對出雙
橋邊紅藥歎夜太漫長
月也搖晃人也彷徨
烏蓬裏傳來了一曲離殤
廬州月光灑在心上
月下的你不複當年模樣
太多的傷難訴衷腸
歎一句當時隻道是尋常
廬州月光梨花雨涼
如今的你又在誰的身旁
家鄉月光深深烙在我心上
卻流不出當年淚光
三月一路煙霞鶯****長
柳絮紛飛裏看見了故鄉
不知心上的你是否還在廬陽
一縷青絲一生珍藏
橋上的戀人入對出雙
橋邊紅藥歎夜太漫長
月也搖晃人也彷徨
烏蓬裏傳來了一曲離殤
廬州月光灑在心上
月下的你不複當年模樣
太多的傷難訴衷腸
歎一句當時隻道是尋常
廬州月光梨花雨涼
如今的你又在誰的身旁
家鄉月光深深烙在我心上
卻流不出當年淚光
廬州的月光在我心上
太多的傷難訴衷腸
如今的你又在誰的身旁
我卻流不出當年淚光
非常優美的歌詞,非常優美的旋律,滿滿的中國風,細膩的感情流露。這首歌裏唱到了廬州,那麼廬州,該怎麼去認識廬州呢?我們可以查一下簡單的曆史:
周武王封國,按照公、侯、伯、子、男等級爵別進行分封,廬國為“子”爵,故稱“廬子國”,建都於廬邑(位於今合肥LC區北,一說在西)。西周至春秋期間,廬國漸趨解體,陸續分蘖出橐皋和“群舒”(被蠶食)。後來橐皋和“群舒”為吳、楚二國征服為附庸,直至滅亡。
廬州,合肥別稱,是自西周置古廬子國。隋朝設置行政單位,至公元1912年廢,治所為今AH省HF市以廬州為代表的廬州文化,在人類曆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蘊育出廬劇等優秀戲曲。
北宋初廬州治合肥,屬淮南D縣五,合肥縣、SC縣慎縣(南宋紹興三十二年避孝宗諱,改梁縣)、LJ縣巢縣。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以廬州巢縣無為鎮建為軍,分巢縣、廬江二縣隸屬無為軍。廬州轄縣三,即合肥縣、SC縣慎縣。至道三年(997年),改屬淮南路。熙寧五年(1072年),分淮南路為東、西兩路,西路治壽州(今S縣城關鎮),廬州改屬淮南西路。
南宋改淮南西路治廬州,為南宋抗金重鎮和輸送抗金物資的集散地。紹興初,為避金兵,淮西路寄治巢縣(治今CH市區)。紹興七年(1137年),淮西將酈瓊以廬州叛降劉豫偽齊。十一年,為楊沂中收複。乾道二至五年(1166~1169年),在和州置司。五年,淮西路複治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