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克去世的時候,他的兒子奧巴馬已經長成一個21歲的英俊小夥。13年後,奧巴馬的母親因癌症辭世。從那以後,他的親人,除了美國的外公、外婆,就是非洲的薩拉祖母了。
薩拉祖母第一次見到孫子,是在1987年。那時候,奧巴馬還是一個略顯青澀的年輕人。初次見麵時,這對祖孫並沒:有生疏感。年輕力壯的奧巴馬總是幫老祖母幹活,陪她種地、養家禽、扛玉米包……閑暇時,他就聽祖母喋喋不休地講肯尼亞人的風俗、祖父的故事、父親的生活……薩拉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一切都說給孫子聽。懂事的奧巴馬總是坐在祖母身前,微笑著傾聽。後來,薩拉一說起自己的美國孫子,就誇他是個“很好的傾聽者”。
2006年,奧巴馬再次來到祖母身邊。這一次.,他是“衣錦還鄉”——以美國伊利諾伊州聯邦參議員的身份,對肯尼亞進行為期六天的非官方訪問。他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他一眼就發現了人群中的祖母。薩拉祖母含著熱淚,看著眼前自信、成熟的孫子,激動地享受著人群發出的歡呼聲。
新罕布什爾州的競選開始時,遙遠的肯尼亞正是夜間時分。薩拉祖母依然守著收音機。夜深了,家人都勸她早點休息,她卻堅持守著電波。“這個時候我不能離開,因為我的孫子在新罕布什爾州,他需要我。”“我有一個華裔血統的侄女” ——奧巴馬和中國有些緣分 奧巴馬“從小浸淫在亞洲文化之中,深受亞洲思維方式和文化的影響”,因為他出生於擁有大量亞裔群體和亞洲文化特點的夏威夷,少年時期在印尼接觸到中國、馬來西亞和印度文化。奧巴馬不無得意地說:“印尼的要員,包括有分量的印尼華人訪問美國時,他們想見的第一個人就是我。在印尼國內,他們經常將我視為他們中的一員,或者至少是能理解他們的一員。你們都不知道,我會說一口還算流利的馬來語!”難怪奧巴馬因此自稱是“亞裔中的一員”。
“我和中國特有緣,是華人的姻親,我有一個華裔血統的侄女,”奧巴馬說,“我的妹夫吳加儒是在加拿大出生的華裔,現在有美國國籍。”
奧巴馬的同母異父的妹妹瑪亞與吳加儒是在夏威夷大學東西中心結識的。當時兩人都在修博士學位,瑪亞主修教育,而吳加儒則主修政治學,兩人因“東南亞”結緣,加上瑪亞出生於雅加達,有一半印尼血統,而吳加儒的父母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兩人有說不完的東南亞話題,最終成了一對愛侶。
我翻查奧巴馬當年順口說出的華裔妹夫,結果發現這個妹夫在奧巴馬這次競選總統、爭取華裔選民方麵幫了奧巴馬不小的忙——他在接受美國中文媒體采訪時,直誇奧巴馬是一個“誠實、工作努力、重視倫理及善解人意的人”。奧巴馬提出的多項實質政策,包括移民政策首重家庭團聚、減少工作簽證持有者對雇主的依賴、調整和亞洲國家的關係等,都和亞裔有關。為了幫助奧巴馬得到亞裔選民的了解和支持,吳加儒夫婦還在網上開博客,用中文介紹奧巴馬的政見。
2008年3月初,當民主黨的預選戰正酣的時候,吳加儒在一封寫給亞裔選民的信中說,“還從來沒有一個總統參選人像奧巴馬這樣懂得亞裔美國人和太平洋島嶼民眾。我希望你們能認識到這次機會,支持一個能和多種社區民眾進行對話的候選人,支持一個給國家帶來實質性變革的候選人。該由我們的人在白宮處理一切了。”亞裔選民一直都是對希拉裏充滿好感的,奧巴馬及時推出他的華裔妹夫,效果非常明顯,很多原來支持希拉裏的華裔轉而將選票投給奧巴馬。
奧巴馬與中國的“親緣”不止於他的華裔妹夫——《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羅格·科恩不久前披露,奧巴馬同父異母的弟弟馬克眼下就在中國,且與一名中國女性訂婚!馬克曾經於上世紀80年代在美國斯坦福大學攻讀物理,用奧巴馬的話形容“深奧得沒幾個人懂”的那種學科。馬克的身高和膚色與奧巴馬差不多,目前在中國居住多年,並即將與中國未婚妻舉行婚禮。為此,羅格·科恩表示,假如他的弟弟馬克真的娶了中國太太,奧巴馬將會再多一位華人親戚!
科恩最後在他的博客中寫道:“無論如何,如果奧巴馬當選,他將成為第一個真正的屬於21世紀的領袖。一個由中國一印尼一肯尼亞一英國一夏威夷構成的身世反映了世界的融合。”
奧巴馬說:“我有許多華人好朋友,他們是我的良師和益友。”奧巴馬沒有細述他的華人好友,但我發現,在這次競選總統中,奧巴馬的兩個核心軍師正是華人。
今年春節,奧巴馬發了一封中文版的春節賀信。這封信寫得很地道,也頗感人:“親愛的亞太裔美國同胞:再過幾天,你們中的許多人就要開始慶祝農曆鼠年了,在此謹代表我的太太、兩個小女及我們大家庭中的亞裔成員,祝福大家過一個快樂、繁榮的農曆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