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慧小到人體也是這樣。這我在《人體自有大藥》的中醫理論與實踐經驗中也忽然有所體會。人體自身就是大宇宙中的一個完整的小宇宙,莎士比亞不是早就提出過人是萬物的精靈和主宰嗎?人體這個小宇宙最核心的就是“保持相對平衡”。保持平衡是最最重要的,不論是哪項修煉,最終都必須達到平衡,也不論是靜態還是動態。也許正因為強調了一項一項修煉的重要性,彼得·聖潔也意識到了五項修煉一項項修煉的不完善,他就提到了他還不很確定的第六項修煉。第二十二章的標題就是“第六項修煉?”這帶問號的第六項修煉,我看就是中國式的智慧。前幾年很盛行“整合”一詞,我想人們已經深切地認識到“整合”的重要性了。不是有一句話被反複地說著嗎:“融合整體能得到大於各部分加總的效力。”我們國人不缺乏這種整合的“藝術”,要學要借鑒的倒是西方人那種細細剖析逐項修煉的“實務”功夫,因為我們本來就有更高智慧的“整合”藝術。東方西方都不重要,在月球上看地球,在太空上看地球,那真是什麼都在那小拇指蓋上的一點上,甚至連那一點都不一定有呢。所以,再聽聽史維加特的另一段話也就顯得更有意義,我們人類也正要不斷地自問:“我們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你向下俯視,你無法想見有多少邊界與國界是你再三橫越的,你甚至看不見這些界線。在小憩之後,你看到了戰火頻傳的中東,由以往得到的訊息,你知道在自設的國界上互相殘殺。但現在你看不見這些,從你所在的位置看,它是一個整體,而且是如此美麗。你希望以雙手從爭戰的兩方各接一個人上來,向他們說:“從這個角度看過去,你們便會了解對人類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在當前,我心裏頭卻有隱隱約約的痛感,東方智慧,四大文明唯一傳承完整的東方智慧,有被消解的危險!我們來看看,杜浩的《誰在娛樂和消費孔子》文章中的一段話吧:“在娛樂主宰一切的思維模式中,曆史人物似乎都注定難逃被娛樂化、被消費化的命運。”我們再來看看複旦大學曆史係教授錢文忠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擔憂吧。錢教授曾在很多場合,麵對總數近萬的人做過測試,請在自己身上找出一樣屬於“傳統文化”的東西來,結果憑本能舉出的心目中認可的、沒有爭議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核心文化價值隻是“自由”“平等”,杜浩發問“為什麼從我們身上竟不能在第一時間湧現出“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恕”、“孝悌”等中國的傳統文化價值呢?我們的文化有把兩個人接上來重新看世界的智慧和能力,我們為什麼不能有所堅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