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燈下記(2 / 2)

當今詩壇一些人不屑於寫政治抒情詩,似乎認為不合乎純文學精神。那次從江西回到甘肅後,在瑞金一位詩人也是記者的博客中,我看他在當地見到我來時竟然很疑惑:寫純詩的詩人怎麼也來了?我想,我的抵達是純粹的,我不但來了,我還要純粹地書寫。

而今天,以一盞紅燈為主線,關於為人民謀幸福而付出巨大犧牲的一個執政黨的史詩《紅燈傳奇》,隻是寫了一個詩人應該寫或者必須寫的,於政治於詩歌,我心裏很坦然!我的心誌盡在詩中,讀者自會看見。正如我在詩中所寫:“其實/我不是一個關心政治的人/但我關心生活關心人民的幸福/和人類的命運/所以我關心這一盞燈”。“我們是誰?”這個問題如果還要自問,這個“我們”肯定出了問題,而且是一個不小的問題。我希望我的《紅燈傳奇》能給出答案。

封芝琴(劉巧兒)是因一盞燈的照耀而幸福一生的鄉村女人。2002年6月,我應邀擔任首屆中國慶陽香包節執行副總策劃,在慶陽期間見到了她,邀她敘談,當場購買了她的30餘幅剪紙作品。我想把這些剪紙作品用作書籍的插圖,一直沒有機會。《紅燈傳奇》不能不提她這個幸福的人兒,我寫到了她,用她的這些剪紙就是很恰當且很有意義的事了。

在中國作家協會的引領和資助下,《紅燈傳奇》單行本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之際得以梓行,令我快慰;而第二屆全國紅運會適時在甘肅慶陽舉行,又為《紅燈傳奇》提供了一個展示的機會,更讓我快慰!

一部書,尤其是一部有重要意義的書,沒有一個序言,總是好像缺了一個什麼,於是我又忐忑不安地鄭重邀請多年傾心於甘肅文化事業並給予我很大鼓勵的中共甘肅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勵小捷同誌為本書作序。沒想到部長同誌欣然應允,撥冗通讀了全詩並親筆而為。此點睛之筆,無疑為該書增添了不少光彩,在此深致謝意!

臨近編校尾聲,又得到甘肅省委書記、詩家陸浩題寫的書名,此又為該書添一筆重彩,甚是欣喜,甚是感謝!

最後,我還應當感謝中國作協胡平、孫德全及趙寧和孟英傑,感謝甘肅省委辦公廳李富和省體育局石生泰,感謝省委宣傳部楊建仁、張亞傑和鄭紹亮,感謝楊漪、楊玉龍等慶陽朋友,感謝省文學院席曉輝、袁靜和李春玲;從我最初的一次行走,到一首長詩的打磨,再到其單行本的梓行,得到了他們方方麵麵重要的支持,在此也當致謝!

是為燈下記。

2011年3月22日。

解放區。

封芝琴(劉巧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