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誌向遠大,得遇良緣(2 / 2)

關於呂雉嫁給劉邦的過程,《史記》上是這麼記載的:呂公因為避難來到沛縣。呂公的好友沛縣縣令聽說他有個漂亮的女兒,就向他求婚,呂公一口回絕了這個婚事。沛縣上的名人聽說了呂公的到來,都爭先來向呂公獻禮。呂公請蕭何主持獻禮活動,並規定:“贈禮沒超過一千金的人,隻能坐在堂下。”而就在這時,一身流氓習氣的劉邦衝了進來,大聲喊道:“我出一萬錢。”語驚四座。呂公善於相麵,見劉邦氣度不凡,趕緊請劉邦坐了首位,並在席上提議要將女兒嫁給劉邦。這一席話讓呂夫人很不快活,責備呂公說,你怎麼要把咱寶貝女兒嫁給一個流氓呢?呂公冷笑說,這不是你們女人家能知道的。

這就是正史上的關於呂雉嫁給劉邦的過程。再看《漢書》中我們的選文,內容上也基本相同,可以確定這種說法應該屬實。在野史上,關於呂公為什麼要將女兒嫁給劉邦,還有段呂公的話(有的又說是呂雉直接相劉邦後說的)。大概意思是,我看劉邦的相貌,是真龍天子之相,將來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事業。正如選文上記載的故事,劉邦和呂雉曾遇到一神秘老頭給他們算命,說呂雉和一雙兒女將因劉邦而富不可言。當劉邦跑到芒碭山的時候,呂雉帶著兒女居然找到了躲在山裏的劉邦,理由是無論走到哪裏,劉邦頭頂都有團五彩之氣。

這句似乎還有旁證:秦始皇說東南有王氣,範增也說劉邦頭上雲氣成五彩。但是這種種鬼話,後人能信嗎?劉邦所謂有龍相,那是好聽的說法,難聽的說法就是這人長得確實很一般,甚至可以說很醜。再想想,劉邦左腳有七十二顆痣,簡直就是黑乎乎的一團;再加上他一團江湖酒肉習氣,這樣的人,一個富貴人家,一個如花一般的女孩,怎麼可能看上他?又怎麼會甘願“鮮花插在牛糞”上呢?

那麼,拋去這些後人神怪的附會,真實地看待曆史,呂後究竟為什麼會嫁給劉邦呢?

首先是客觀的時代背景。當時秦二世廣修秦宮(原說阿房宮,今證明此宮不存在,因此改為秦宮),征召天下未婚女子。不少女子為了免被征進後宮忍受寂寞之苦,通常會選擇草草地嫁人。因為有個固定的丈夫總比進宮受寂寞之苦要好得多。

其次是呂公的原因。呂公為什麼會跑到沛縣?他可不是來旅遊的。《史記》上記載,他老是因為躲避仇人,跑到沛縣,投奔好友沛縣縣令。因此,呂公到沛縣的最大目的,是要保全自己一家老小的性命。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呂公雖然很有名望,但在沛縣他依舊需要找一個好的靠山,才能真正保障自己的安全。這個人理論上應該是沛縣縣令。但是請看看沛縣縣令的人際關係格局。縣令之下一文一武兩位幫手,蕭何和曹參,他們都聽小亭長劉邦的,卻不聽縣令的;再如樊噲等一些沛縣的“地頭蛇”,都是劉邦的“鐵哥們”;而沛縣的父老則都對劉邦敬而遠之;再加上劉邦“仁而好施”,所以沛縣中最有名望的和最有實力的不是縣令,而是劉邦。呂公想要在沛縣立足,就必須巴結討好劉邦。

所以當劉邦來到會場的時候,呂公趕忙把他迎到上座,接著說了些“龍相”之類的鬼話,甚至將女兒嫁給劉邦,以換取自己一家的安全。為了更加保險起見,又將二女兒嫁給了樊噲。顯而易見,當時呂雉嫁給劉邦,主要目的就是確保家族在沛縣的安全。

再次是劉邦的個人條件。劉邦這人,長相非常一般,但是他胸有大誌。劉邦在鹹陽麵對秦始皇的車駕,曾感慨道:“大丈夫當如此也。”而敢於發出同樣感慨的,全天下也就隻有項羽了。在當時秦朝的法律羅網之下,敢有這樣的誌向,足可見劉邦胸中的大誌。而呂雉似乎也從沒忘記丈夫這個誌向,經常會巧妙地提醒劉邦,這才有了算命和雲氣兩個謊言。

並且,當時社會的婚嫁,並不完全看重門第,更多的是看重彼此的誌向。張耳、陳餘、陳平等都是破落之徒,卻和劉邦一樣,都娶到了富家千金。這絕不是巧合,應該屬於整個時代的大風氣。

綜上所述,呂雉嫁給劉邦的原因中,既包括了對自身安全的考慮,也受了當時社會風氣的影響;但是,絕對不會是因為劉邦有做皇帝的潛質,而進行的長期“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