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打電話記(1 / 2)

我任新兵班長時,當時營區沒有安裝磁卡電話。一天,新戰士小劉找到我說:“班長,你跟連長請個假,帶我去打個電話好嗎?”“打什麼電話,你說打就打,假是那麼好請的嗎?”我不假思索地扔下這句話,徑自走開了。小劉是一臉的失望和無奈。回來後,原本快言快語、活潑開朗的小劉變得沉默寡言、心神不定了。起初,我也沒理會這事,心想:等幾天就好了。可晚飯後,打掃飯堂時,小劉又“闖禍”了。當時全班同誌都在打掃衛生,隻聽“哐”的一聲,我循聲望去,幾個盤子掉在地上,驚慌失措的小劉無奈地站在碎盤子旁邊。我真是又氣又惱,劈頭蓋臉地對小劉進行了批評:“你看你,一天到晚拖拖拉拉、心不在焉!上午不就是電話沒打成嗎,有什麼大不了的事!”借這個機會,我把舊賬新賬都翻了出來。當他張口想說什麼的時候,被我以不容反駁的語氣一口回絕,“好好反省,準備在班務會上做檢查。”看他轉身時那一臉委屈和噙滿淚花的雙眼,我心中更是來氣:現在的兵毛病真是越來越多,說幾句就受不了,當初我當新兵,哪有這回事。一天很快過去了,晚上熄燈後,我躺在床上琢磨著白天發生的事:是不是我太武斷了,有點不近人情?不知小劉睡了沒有,應該和他談談,畢竟是新兵。這時小劉已靜靜地躺在床上,顯然已睡著了,被子隻蓋了半個身子。唉。明天再說吧!我順手拉了拉被子想給他蓋好,“嘩啦”一聲,幾張皺巴巴的信紙從床上滑落下來。考慮到小劉情緒的異常,我借著燈光,看到上麵被淚水打濕的字跡,我的心猛然一顫,“媽,今天是您的生日,本打算打電話祝您生日快樂,可連隊工作太忙,實在沒有辦法,隻能通過這封信給您送去遲到的祝福!我在部隊會好好幹的,一定聽領導的話……”看到這裏,我的心像被錘子重重地砸了一下。

某炮兵團二連連長曹勝說,於是,我決定明天第一件事,就是和小劉一起去請假——打個電話給媽媽。

從情緒中體察工作

情緒是人們內心思想與感受的一種流露和釋放,表現出其對客觀事物的態度。工作順心,生活如意,言談舉止間通常會充盈著歡樂快慰,“眉眼裏都藏著笑”。反之,心中有事,鬱結在胸,則會滿麵愁容,抑或“愁啊愁,愁就白了頭”。這就好比一座堤壩,壩內蓄水過多,水就會從壩上溢出。

部隊是年輕人的天下,年輕人的情緒較為外露,如同天氣的“晴雨表”,喜怒哀樂,大多形之於色,溢於言表。比如,文中的新戰士小劉找班長請假去打電話,當聽到班長不讓去時,便自覺臉上掛不住,“一臉的無奈和失望”。

有詩雲:“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任何事物發生變化都有端倪可尋。戰士有了思想問題,即使性格內向,也會從一些細小的言語行為中有意地表現出來。比如,平時愛說愛笑的突然變得沉默寡言,平時少言寡語的突然變得焦慮不安,平時飯量很大的突然吃得少了,平時躺下就著的忽然夜裏經常翻身,等等。帶兵人要時時處處當有心人,注意察言觀色。正如《新書·道術》中所言:“纖微皆審謂之察。”“察”是對事物進行分析和歸納。就是仔細觀察和體會士兵的內心思想情緒。這種“察”,戒之在粗、要之在細,須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要做到“四勤”。即耳勤多聽,班務會上聽反映,平時聽議論,談心聽心聲;眼勤多看,工作訓練看勁頭;課外活動看情緒,探親回家看變化;嘴勤多問,問骨幹,問同鄉,問親友,問知情者;腦勤多想,對所見所聞的各種現象勤於思考,從中抓住本質,從戰士言行的細微變化中察覺其思想苗頭,從起居飲食、說話聲調、興趣愛好的突變中及時發現思想問題;從對外界事物的不同態度中探索其思想傾向,及時發現新事物的萌芽和問題的苗頭;從喜歡看的書刊,愛聽的歌曲,願意交往的朋友等現象中,了解他們對物質文化生活的需求,進而探索出思想深處的奧秘,真正了解戰士在幹什麼、想什麼、需要什麼,而從情緒中“體察”便是一個重要途徑。如文中所述,曹班長起初對戰士小劉的情緒反差並不以為然,一而再,再而三,才幡然省悟,意識到自己工作方法上的不足,及時予以更正,避免了“多米諾骨牌效應”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