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老兵退伍工作展開了,我也到了走與留的關鍵時刻。家人來信囑咐我一定要爭取留下來,雖然我工作一向盡心盡力,可在部隊一沒關係二沒門路,能否繼續留隊還要打個大大的問號,對此,我一籌莫展。這時,一位老鄉在我耳邊嘀咕開了:現在這個社會,幹好工作固然重要,但“關係”也是必不可少的,該打點的要打點,該疏通的要疏通……我一聽覺得有道理,第二天就打電話讓家人籌錢,雖然家庭經濟條件很差,但家裏仍在最短時間裏東挪西湊借了一千元錢寄給了我。結果,彙款卻被連長“截留”了。我低著頭,紅著臉,在他那嚴肅的目光下,向連長交了底:“連長,轉士官是我最大願望,可我在部隊沒有關係,家人好不容易才湊了點錢,我把它全部交給您了,請您幫我一把……”話未說完,連長嚴肅地打斷了我的話:“作為一名黨員,你應該帶頭相信組織,依靠組織。能者上,庸者下,這是連隊留人的原則。你要相信自己,回去好好工作吧!”說著,把那張彙款單放進了抽屜……連長居然收下了我的彙款單,留隊的事看來有戲!我心花怒放地離開了連部,並暗暗佩服“公關”的效能。誰知第二天,連長卻交給我一張彙款單複印件,並告訴我,家裏寄來的錢已幫我退回去了!捏著那張複印件,我的心七上八下,不知接下來等待我的究竟是什麼。到了連隊宣布留隊人員名單的時候,我屏住呼吸,緊張到了極點,突然間聽到連長鄭重地宣布:謝文華同誌,由於工作成績突出,表現出色,經上級批準,選取為一級士官,留隊繼續服役。聽到這裏,我的視線一下子模糊了。轉士官兩年來,我一直努力工作,在團裏組織的各項比武考核中多次取得優異成績。先後被評為“軍事訓練先進個人”、“學雷鋒標兵”、“優秀士兵”等。某團坦克九連士官謝文華談道,但是,在我的心裏,無論多少榮譽,都比不上連長給我的那份彙款單複印件更寶貴!
靠實幹立身
當前,由於受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個別官兵對組織的信賴程度有所降低。比如,文中所述,戰士小謝為了能夠選取士官,專門打電話讓家人籌措了一千元錢寄到部隊,用來“打點打點”、“疏通關係”。據調查,當前部隊有些戰士,特別是一些剛剛步入軍營的新戰士,有的在對待自己的前途進步上,不是打算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而是一味依賴父母依靠老鄉的“關係”;在工作分配、入黨入學、選學技術等問題上,不把功夫花在如何提高自身素質上,而是想著依靠所謂關係,凡此種種,在思想上不發奮向上,在學習上不刻苦努力,在工作上不積極進取,結果雖有要求進步的願望,最終卻難以實現。現實生活中並不排除個別人在某些事上是通過關係辦成的,但必須看到,這種做法,組織上是反對的,紀律規定是嚴禁的,也很難得到群眾的認可。
明代著名學者李贄深有感觸地說:“能自立者必有骨也。”白居易在一首詩中描寫過攀樹生長的藤條,借以諷喻那些不能自立而依賴他人以立身的無能者。詩曰:“偶依一株樹,遂抽百尺條;托根附樹身,開花寄樹梢”。“寄言立身者,勿學柔弱苗”。他以此詩來激勵人們要靠己立身。古往今來,大凡有所成就的人,哪個不是經曆了一番自強不息的奮鬥,哪個不是經受了艱難困苦的磨煉和摔打?革命導師恩格斯從中學時代開始,就善於獨立思考,從不依附任何人,他父親要他到英國曼徹斯特學習經商,他卻走上了革命道路。毛澤東少年時代,就主動擺脫了對家庭的依附,為適應以後革命鬥爭的需要,還有意識地在雨中、雪中、陽光下鍛煉身體,磨煉意誌。這種和革命事業結合起來的自立自強,實踐證明是培養造就人才的有效途徑。雷鋒無論是當公務員還是開拖拉機,無論在地方工作還是參軍入伍,都踏踏實實,積極向上。他在1958年的一篇日記中寫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片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雷鋒憑著自己崇高的誌向和辛勤的努力,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從平凡走向了偉大。
有則寓言《蝙蝠為什麼會晚上出來》,說的是蝙蝠看到野獸跟禽類打仗,禽類快勝的時候蝙蝠說自己是禽類,加入到禽類的隊伍,誰知不一會兒,獸類快勝了,蝙蝠又飛到獸類隊伍說自己獸。結果,禽獸停戰,蝙蝠成了兩邊都無人要的東西,隻好在晚上出來活動。雖然這是一則寓言,但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所謂的“會來事”、“找門子”、“拉關係”、“找靠山”,哪一個也靠不住,最終隻能是害了自己。《三國演義》裏呂布可謂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勇,劉、關、張一起上尚且隻能打個平手,但此人找靠山“有奶便是娘”,留下了“三姓家奴”的惡名為後人恥笑。魯迅先生曾說過:“搗鬼有術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來無有。”因此,戰友們大可不必為自己不會“來事”而苦惱。濟南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靠素質奠基,靠實幹立身,靠本分做人,靠組織解決問題”的“四靠”部風,培養和造就了一批批人才,值得大力倡導和學習借鑒。文中戰士小謝,在連長的啟發教導下,靠著紮實的工作,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最終如願以償地被選為士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