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五公裏越野記(1)(1 / 3)

新兵下連不久,我發現隻要連隊一組織五公裏越野訓練,新兵小劉就想方設法找理由不參加,或說自己腿痛,或稱肚子不舒服。即便參加了,也總是跑一段後就放慢速度,在後麵磨磨蹭蹭,有時候趁大家不注意,還鑽進路邊的樹林裏偷懶。一天,我把他逮了個正著,質問他怎麼回事,他躲在樹後支支吾吾:“班長,我跑不動……”“跑不動就不跑了?怕苦怕累那可不行!”聽後我非常生氣,生拉硬拽著他跑了兩圈。回連隊後,給他製訂了一個“趕隊”計劃,要求他每天除了完成連隊規定的訓練內容外,再多跑一個五公裏。誰知計劃還沒執行,當天晚上小劉就找我來訴苦了:“班長,其實我也想跑得快點,可看到你們奮力奔襲,我怕自己跟不上,拖了班裏的後腿……”

看著小劉唯唯諾諾的樣子,我覺得他不想跑五公裏的原因,不僅僅在於怕苦怕累,更重要的是缺乏戰勝自己的信心和毅力。於是我心平氣和地給他講了連隊的幾名老班長,以前體質也不是很好,但訓練中從不氣餒,經過刻苦訓練,後來還成了連裏的標兵。我鼓勵他,身體素質不錯,隻要堅持住,一定能趕上隊。“班長,下次再跑五公裏,我一定堅持跑到終點!”聽了我的話,他似乎很受觸動。“一言為定!”我伸出手掌,“一言為定。”我們擊掌明誓。

某裝甲旅通信連班長畢風東講到,第二天五公裏越野訓練,小劉在戰友們的不斷鼓勵下,咬緊牙關衝到了終點,成績雖然不算好,但全班都向他表示祝賀,因為小劉終於克服了怯懦,戰勝了自己。打那以後,小劉參加五公裏越野,訓練的熱情更高了,經過一番苦練,很快成了同年度兵中的佼佼者,第二年還當上了副班長。

堅強的意誌不是與生俱有的

意誌是一種無形的東西,但有時候,它的“硬度”和力量卻會超過有形的鋼鐵,超過人的耐力的極限,發出了驚天動地的意誌力量。一個身體柔弱的女性,麵對一群惡狼般的彪形大漢毫無懼色。敵人可以用老虎凳折斷她的腿骨,可以用竹簽刺穿她的十指,但是卻無法從她口中掏出半點他們所想得到的東西。“上級的秘密我知道,下級的秘密我也知道。但那是我們黨的機密,決不能告訴你們!”這就是江姐對敵人的回答,這就是意誌的力量!女英雄秋瑾臨刑前對監斬官問她還有什麼話要說,秋瑾大聲回答說:“你們可以砍我的頭,不能奪我的誌!”

頑強的意誌是軍人必備的素質。正如一位軍人所說:“意誌是軍人身上攜帶的看不見的金剛。有了它,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隻有具備這種素質,平時才能完成訓練和各種急難險重任務,戰時才能經受住殘酷戰火的考驗。特別現代戰爭中,小股部隊作戰,甚至單兵作戰形式已越來越多的被實戰所運用,特別是在陌生的戰場環境下,官兵情緒情感極易出現波動,影響作戰技能的發揮。此時情緒情感的調控更多地依賴於官兵自我的調節,其動力和能力則主要來自堅韌的意誌品質。當前我們許多青年官兵是獨生子女,有不少人是從學校大門跨入軍營大門的,缺乏艱苦生活的體驗。所以,當突如其來的“急風暴雨”襲來的時候,一定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和頑強的意誌,自覺經受住考驗。

古今中外的名人誌士,其立業成才的經曆,就是在艱苦環境中磨煉堅強意誌的真實寫照。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十四歲開始謀生,十七歲時得了傷寒和天花,二十六歲那年又不幸雙耳失去聽覺。他就是在這痛苦的歲月裏磨煉出“扼住命運的咽喉,決不屈服”的堅強毅力,他一生中留下的每一曲音樂經典,都凝結了他頑強的意誌。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就讀時,為了磨礪自己的意誌,一年四季洗冷水浴,在農村搞調查期間不怕吃冷飯,喝生水,以此堅定自己救國救民的決心。朱德、周恩來、鄧小平、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青年時代為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遠渡重洋,勤工儉學,忍受了許多難以想象的困苦,為他們後來獻身民族解放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現實生活告訴我們,一個人若是始終置身於優越生活環境而不經磨煉,隻會消磨意誌,不會有多大作為和出息。隻有經受艱苦環境磨煉的人,才能激發出奮發拚搏的銳氣,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青年時期正是人生的緊要處,能否適應人生的風風雨雨。在未來有所作為,青年時期極為重要。隻有用艱苦的生活磨礪自己,在苦和累中體味生活、感悟人生,才能為將來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