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開展“法律進鄉村”活動,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把法製宣傳教育納入政府對農村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開展法製宣傳資料、法製信息、法製文藝和法律服務進鄉村活動,切實提高農民的法律意識和法製觀念;加強農村法製宣傳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宣傳教育覆蓋範圍;提高農村法製宣傳教育的服務性;繼續深化“民主法治村”創建活動,健全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製。
三是開展“法律進社區”活動,促進和諧社區建設。要建立社區居民學法製度,建立社區法製宣傳櫥窗,建立社區法律圖書角,建設社區法製宣傳教育隊伍,定期開展群眾性法製專題活動;充分發揮市民學校、社區青少年法律學校等在法製宣傳教育中的作用,開展公益法製講座、居民法製論壇活動;全麵開展“民主法治社區”創建活動,促進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區建設。
四是開展“法律進學校”活動,推進青少年學生法律素質教育。要發揮第一課堂的主渠道作用,堅持品德教育與法製教育並重,將法製教育列入課程,落實法製教育教材、課時和師資;積極開辟第二課堂,推進學法用法實踐活動;開展法製教育師資培訓,推動法製副校長、法製輔導員工作規範化;組織和引導學校開展依法治理活動。
五是開展“法律進企業”活動,促進企業依法經營、誠信經營。圍繞企業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開展多種形式的法製教育和法製培訓,提高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廣大職工法律素質;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加強對廣大職工進行勞動和社會保障、工會及民主管理方麵的法製教育,建立企業幹部職工學法用法製度;深入開展依法治企活動,促進企業建立健全規章製度,完善和規範企業運行機製,提高企業依法經營和管理水平;完善企業民主管理製度,依法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堅持法製教育與誠信教育相結合,開展爭創誠信守法企業活動,促進現代企業製度的建立。
六是開展“法律進單位”活動,促進法治化管理。各類單位要切實履行法製宣傳教育責任,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法製宣傳教育活動。要建立法製學習園地,開展經常性法製教育;利用單位培訓場所和機構組織,開展對所屬人員的法律培訓;結合工作實際開展社會性公益法製宣傳,尤其是公園、車站、機場、港口等公共活動場所管理單位要在所轄範圍內開展法製宣傳;有條件的單位要向公眾開放宣傳教育場地、設施,開展法律谘詢和服務。
此外,還要做好“12·4”全國法製宣傳日宣傳教育活動,集中開展以憲法為核心的法製宣傳教育。要利用宣傳月、宣傳周、紀念日等,廣泛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教育活動,營造學法用法的氛圍。要努力拓展法製宣傳教育與群眾文化生活相結合的深度和廣度,繁榮法製文藝創作,鼓勵、支持和引導群眾性法製文化活動,積極探索法製教育與道德教育有機結合的新途徑,加強對外法製宣傳。
總之,法製宣傳教育要以增強全社會的法律意識為基本目的。法律是黨領導人民製定的,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誌相統一的體現。通過法製宣傳教育,把法律交給人民,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普及法律知識,增強法製觀念,一是遵法而不犯法,履行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二是能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通過法製宣傳教育,盡快提高國家公職人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的法律意識。隻有公職人員真正成為法律的模範遵守者和執行者,才能真正做到依法辦事,才能讓老百姓服氣,才能在全社會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