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增強社會誠信(3 / 3)

總之,社會的發展,賦予了誠信豐富的時代內容:誠信不僅是一種品行,更是一種責任;不僅是一種道義,更是一種準則;不僅是一種聲譽,更是一種資源。欺詐隻能得逞一時,誠信才能最終受益,建立在誠信基礎上的友愛才能將人與人緊密地團結、凝聚在一起。

案例——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融入大學生社會實踐

郝運張曉雪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社會實踐是大學生了解社會、增長才幹、磨煉意誌的重要途徑,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融入大學生社會實踐,有利於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有利於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對於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

融入選題環節。同其他社會活動一樣,主題選擇是否正確、恰當,直接關係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效果。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融入選題環節,應遵循導向性、現實性、創新性等原則。一是把握方向。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把著眼點放在深化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道路和理論體係的認識,堅定大學生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上。二是聯係現實。既從大處著眼、體現宏觀視野,緊密聯係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抓住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又從小處入手、體現大學生視角,緊密聯係人們工作和思想實際,選取與人們現實生活和大學生成長發展密切相關的具體問題。三是注重創新。既堅持過去的好做法,繼續搞好“重走長征路”等傳統主題實踐活動;又不斷探索體現時代發展要求和時代精神的新形式,積極開展“新農村建設調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研”等新的主題實踐活動。

融入培訓環節。目前,大學生社會實踐培訓主要包括理念培訓、情感培訓、知識培訓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融入培訓環節,應針對不同的培訓類型采用不同的形式,在內容和要求上有所側重。比如,在理念培訓過程中,應從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角度出發,從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角度出發,加強對社會實踐活動的本質、目的、意義的宣傳,使大學生充分認識社會實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端正人生態度;在情感培訓中,應通過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團隊精神教育,激發大學生對祖國、對家鄉、對社會實踐的熱愛之情,讓大學生帶著深厚的感情參與社會實踐,並以此為契機培養大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互幫互助意識;在知識培訓中,應在常識培訓的基礎上增加內容,向大學生介紹社會實踐地的文化傳統、社會風貌等,調動其求知熱情,拓寬其知識麵。

融入實施環節。有了好的主題,經過必要的培訓,大學生社會實踐就進入實施環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融入這一環節,應堅持理論聯係實際,采取生動活潑的形式,增強活動的針對性、實效性,讓大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得到提升。比如,可以在參觀訪問類活動中安排“再上革命聖地”等內容,使大學生通過設身處地的感受,進一步體會老一輩革命家堅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精神追求,加深對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的認識;可以在社會調查中設置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生活改善、科技創新、文化繁榮等主題,使大學生充分感受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各地、各條戰線發生的巨大變化,進一步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性;可以在誌願服務活動中與敬老院、農民工子弟小學、殘疾人學校等聯合舉辦活動,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等等。

融入總結環節。總結環節,就是在前三個環節的基礎上進行研討分析,鞏固實踐成果,形成理性認識。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融入總結環節,一方麵應通過分析社會實踐活動中的經驗與不足,加深對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使大學生進一步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認同;另一方麵應把社會實踐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推廣運用到大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成為大學生的自覺追求和行為準則。(作者單位分別為東北師範大學、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

《人民日報》2010年0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