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詞82(2 / 2)

第一碗飯是奶奶親自送到朱其福手裏的,桌上的菜隻有兩盤,一盤是鹹蘿卜,一盤是黴幹菜。

奶奶告訴朱其福:大的都去生產隊裏開早工,小的都去找野菜了。

大姨娘在家裏事也多,既要給家人燒早飯,還要切豬草,沒有人陪你吃飯,飯你自己去盛,別客氣,吃飽為止。”

奶奶忙了一通家務事後,看到朱其福默默地坐著,就又客氣地對他說:“沒有人陪你吃飯,飯你自己去盛,別客氣,吃飽為止。”

沒有想到,朱其福就是不聲不響地坐著。

起初,奶奶沒太在意朱其福為何不聲不響地坐著,直到揭開鍋蓋後才明白答案。

原來,一斤米燒起來的米飯已經全部被朱其福吃光了--飯鍋一幹二淨,幹淨得連鍋也不必洗了。

由於鬧饑荒年份連柴火也缺,迫使奶奶練就了一身“不會燒焦一顆米飯”的本事,就像今天的電飯鍋燒飯一樣。

那天,朱其福是跪在我奶奶麵前拜了三拜後才離開我家的。

臨別前,朱其福對我奶奶說:“吃過這頓大米飯,死去也甘心了。”

朱其福回去後不到10天,就傳來了他被餓死的消息。

噩耗傳來,奶奶大哭了一場。

然而,奶奶並不是很傷悲。

後來,奶奶就經常說:“幸好那天讓其福吃了一斤米的飯。否則,以後死了如何去見妹妹啊!”0年後,奶奶病危。

回光返照之時,奶奶拉著爸爸的手說:“娘這輩子很普通,沒有做過讓別人能說好的事。然而,讓我自己很欣慰的事是有的,那就是給其福吃了一斤米的飯。”

奶奶臨終前告誡爸爸,在自己十分困難的時候,要多想想比自己更困難的人。

日月穿梭,光陰似箭。

如果奶奶健在,今年應該有100歲了。雖然她老人家離開人世已經0年,村裏人卻沒有忘記她。

今年,富起來的鄉親們決定修一部村誌。經過群眾推薦,村兩委研究決定,首部村誌將收錄我奶奶的故事。這是奶奶的榮耀,也是我們的榮耀。

前兩天,村主任把村誌的初稿送給我看,我才知道奶奶的故事。

在這部村誌的初稿裏,記述了我奶奶“給其福燒一斤米的飯”和“讓親生兒子(我爸爸)輟學,供養子(我叔叔)上大學”的事跡。

據我叔叔說,讀書成績一直都是我爸爸好,可是奶奶就是不支持爸爸讀完小學。

做了一輩子農民的爸爸,隻要有人提起奶奶,總是一臉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