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春夏之歌(1 / 2)

我們總是隻顧忙著看,來不及用心思去想,森林中的春天到了。

最初的春意也是漫不經心的,太陽光暖和了,積雪有了融化的跡象,更重要的也許是苦旱了一個冬季的粗糙的樹皮有了一點點濕潤。至於冬眠中的動物是不是打過嗬欠,有沒有睡意朦朧的樣子,它們會不會做夢做一個春天的夢,都並不重要。

一種普通的常識是:雖說風自遠方來,陽光從上到下照射著,但,森林愈來愈濃的春意,以及這春意萌動中生命的潮流,卻是自下而上湧流的一一土壤解凍,冰消雪融,溪澗活躍,冬芽吐出嫩葉,直到林冠成為巨大的綠色皇冠。這一切大約均開始在三月間,從三月到四月,每一個踏進森林的人都會感到,森林生命的步伐是如此地急驟而又輕盈,藍鳥歸林了,蚯蚓開始從地下向上穿洞。糞土與腐殖土的壘積便成了森林中春天的最早的轂望台,而第一曲春歌是由藍鳥多情地演唱的。至於森林土壤中的生命活動,其數量及頻繁的程度更加驚人:在1平方英尺(0.09平方米)和1英寸(2.5厘米)厚的林地中,可以找到1350個能用肉眼或放大鏡看清楚的小生物,而當你隨意捏起一把林中沃土的時候,便意味著你握住了這把泥土中的幾十億微生物。千萬別小看了這些細小而龐大的森林土壤的居住者,正是它們無聲無息的勞作與攝食,把林地上的枯枝爛葉分解成植物能吸收的養料,如果沒有它們,一片無論大小的森林在十年內就能因為自己產生的垃圾而被窒息,也就是說森林將死於自盡。

當然分解這些祜枝爛葉的工作是不能一蹴而就的。當半年前為人讚頌的金葉紅葉在融雪之後,均成為黑褐色的腐葉時,一方麵軟體動物、微生物的大軍正在一點一點吞噬咀嚼,而另一方麵,林地上各種有名無名的小花很快就把這落葉層裝點一新了。這時的黑褐色作為那些任意塗抹著的色彩的背景,很容易使人想起中國一句古老的話:化腐朽為神奇。小花們的任意塗抹的速度非常之快,常常是你剛剛離開這林子也就不到半天時間,你忽然覺得心有所動,想再到這林子裏去瞧一眼時,那些小花們便以各種姿色在那裏微笑了。

它們是得到了風氣之先嗎?不,這是森林世界中開花植物的一種生存手段,趁迅速生長的樹葉所組織成的林冠遮住天空以前,它們為得到陽光的照射,便隻能先行一步在早春開花,人便說這是迎春花、報春花。花又何言?花隻是想開一次花。

都說雄師、猛虎是森林之王,此言不假,那是指其力量、勇猛,以及獨往獨來的王者風度。不過,更多的人認為鳴叫的鳥類是森林中最引入注目的動物。關於鳥的鳴叫,人聽來是春的樂章,其實是鳥類在交配季節裏的某種渴望,體現著鳥類的好鬥與占有欲。具體地說,回到森林的雄鳥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占領地盤,各種鳥出於天性根據自己身軀的大小和食物供應條件,其地盤大小不一,但無論哪一種類的鳥都非常明確地知道應該有多大地盤才能養活雛鳥,而此時此刻的雄鳥很可能還是光棍一條。為了讓別的鳥知道這裏是它的領土,並吸引雌鳥,便在地盤的邊界居高臨下不斷鳴唱,既是有言在先,也有保衛疆界的威懾意味在。各種鳥有各種不同的歌聲,同一種鳥又有不同的唱法,唱法之多似乎也顯示力量和決心的一個方麵。出人意料的是森林鳥類中的麻雀,實乃多才多藝的歌唱家。據國外的森林學家統計,北美麻雀有884種音調或者說唱法。至今不詳的是中國麻雀,不知唱法唱技如何?

啄木鳥不會唱歌,但,它會選擇枯死、空洞的大樹枝狠啄,所啄出的聲音也一樣驚心動魄。這時的啄木鳥不以啄食害蟲為主要0的,而是要啄出大聲來。都說啄木鳥是森林衛士,但,森林衛士也要養兒育女。

流蘇山雞是另一種典型,在它選定的地盤的一根倒木或一個高大的樹樁七,用翅膀猛力扇動空氣,使“劈啪”之聲遠播,聞者卻步,萬事大吉。如果說秋天的森林是最有色彩的,春日的森林便是最多歌吟的,而夏季的森林則有點壓抑,仿佛那茂密樹葉一層又一層的舒展,顯然某種程度上使森林得到了豐盛,顯露著隨時都會滴落的濕潤感覺,但,離開徹裏徹外的真正的滿足尚有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