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地概括樹木的工作並不困難,即葉片呼吸空氣,通過光合作用製造食物;根吸收水分與礦物質;樹幹則把水分從根輸送給每一片葉子,再由葉片把食物送回。
困難的是怎樣描述和透視葉、幹與樹根?
一個形象的比喻是,每片葉都是一座天然的綠色化工廠。
觀察葉的表皮便足以讓人瞠目結舌了。
一片毛茸茸的黃瓜葉似乎毫無可愛之處,但,在顯微鏡下黃瓜葉片上的表皮毛卻是豐富而生動的,如果截取它的平曲再放大成圖片,無疑要比荒涼的月球照片精彩得多。你看那些細密的表皮毛之間仿佛是溝壑縱橫,並且還簇立著突出表皮的竹筒狀的細胞組織,倘若說葉的表皮是綠色化工廠的圍牆,那麼這一切都是防衛係統中的“秘密武器”。但,在我看來,它的全部本質卻是詩意的藝術,是造物主信手給出的、人所不能理解不可企及的各種圖案。
葉片由表皮、葉肉和葉脈三部分組成。
在葉子的下表皮細胞之間,常可以看到一些小孔,這是葉子與外界環境進行氣體交換的通道一氣孔一隨著光照的強弱和空氣濕度的大小,氣孔還能自動開閉。
葉片的主體當然是葉肉細胞,不過我們也+能忽略了堅強、細致而又精巧的葉脈,正是這些葉脈把葉片伸出、舒展開以獲得最大量的陽光,同時還兼作水管裝置係統,把水運給葉片,再把食物運到樹木的其餘部分。
你看見葉脈的時候應該想到根須,就一棵樹而言,它們是相距最遙遠的,從根的網絡到葉脈的網絡,再加上連接其間的樹幹,一個天然的綠色整體工程便在你眼前了。
維係這工程生命諸要素之一的水的流動,我們看不見,你呼吸樹下的空氣感覺那濕潤便知道了。在樹的根部、蔓延的難以計數的根須正在源源不斷地通過樹幹向葉脈輸水,至大無大,人因而看不見。葉的表皮有一層蠟質的外衣,既為阻止水分蒸發,同時又因它是透明的,陽光可以照射到葉的內部。葉片表皮下麵有兩種主要的光合作用組織,兩者都由具有葉綠體的細胞組成,緊靠上表皮的作直立狀,為了接近太陽,使盡可能多的葉綠體獲得陽光,植物學家稱這一種細胞為柵欄組織細胞;與下表皮相連的細胞組織排列疏鬆,為海綿組織細胞。
樹幹是樹木最顯而易見的部分。
它象征高度,它支配著林冠範圍內別的生物的命運。一般來說樹幹的形態便是樹的形態,千姿百態會告訴你怎樣學會分門類別。
棕櫚與蘇鐵的樹幹是一根不再分枝的柱狀物,其頂端便是由葉片組成的樹冠。
大部分裸子植物包括針葉樹,有一個中央幹,從地麵到最頂端的小枝一律向上直升,樹枝傾向於水平地展示,愈往上愈短。
被子植物的枝幹似乎更喜歡通過分杈再分杈形成,比如槭樹,整個樹冠便是一幅高聳的由無數對稱的枝條引成的美麗的對稱世界。正如森林世界的繁雜一樣,樹枝本身即便同屬被子類也是形式多樣的。順便說一句,植物世界的多樣性不僅是物種的多樣,也包括生存形態的多樣。柳樹枝與槭樹就不太一樣,它更喜歡溫柔地下垂;榆樹的枝呈噴泉式;黑雲杉樹幹聳起的枝條呈不規則的水平分布;而長葉鬆則向上拱起,華貴而優美。
橡樹的主幹之外,所有的枝條好像都是隨意伸出,而又彎曲多結。我在采寫森林的行程中,曾經於一個夕陽西下的傍晚,為一棵橡樹的如此蒼勁、有力並富於節奏感的樹枝所感動,在那不知名的山坡下的同樣不知名的野湖畔上,一直坐到月上東山。
這個夜晚沒有風。
這個夜晚有風沒有風,我都要傾聽一種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