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妒忌之心不可有(2 / 3)

如果有必要,你還可以善意地向朋友提出規勸。前麵已經講過,你之所以會受嫉妒,一般來講,是由於品德、才能、榮譽、地位乃至容貌、家庭等要比他人強一些,就是說,你在嫉妒者的心目中仍不失為“先進”。既然是這樣,你就有幫助他人的義務。倘若你隻顧自己進步,那至少不是一個對別人很熱心的人,你可以選擇這樣的機會和條件:在對方高興的時候,在雙方感情比較接近的時候,在個別談心的時候,最好能從讚揚對方的上進心人手,運用一些科學的道理慢慢地去敲開對方“封閉”的大門。比如,你可以給他講這樣一些道理:嫉妒心強的人,可導致其神經、消化、內分泌係統發生紊亂和損害。最常見的是容易產生失眠、頭痛、頭暈、飲食減退、煩躁易怒、疲乏無力等。還可以使人的肌體預防疾病的能力下降,免疫力減低,最易患脫發、白發、慢性胃炎、心肌疾病、高血壓、神經周期紊亂、經前期緊張症、痛經等。最使人惱火的還有早衰。還可以給他講一些鼓勁的話:我知道你近來的心境不太好,心理很矛盾、很痛苦,與其在那裏生別人的悶氣,倒不如把全部精力放到工作學習上去。憑你的基礎和才華,不愁幹不出一番事業來。如此等等,不一一列舉。

幫助嫉妒者擺脫嫉妒的方法,正是被嫉妒者有效地對付嫉妒的過程。你認真想一想,此話是否有道理?

幾乎所有的上班族都有過這樣的牢騷和困惑:瞧××那小子,典型一個“哈巴狗”,見了上司那副點頭哈腰的醜態,實在讓人看不慣,可這樣的人又偏偏“紅極一時”,這世界怎麼就總是“小人得勢”?我到底要不要與上司的“紅人”鬥?不鬥吧,他實在是仗勢欺人,顯得自家懦弱;鬥吧,又怕自己丟官棄職,得不償失。真是左右為難,大傷腦筋。

近年來最得人心的一部電視連續劇《宰相劉羅鍋》引起了千千萬萬觀眾的共鳴,很多人都深感在戲中找到了自己的種種“心酸”體會,看到了自己升遷路上的艱辛和無奈。雖說劉羅鍋的時代早已煙消雲散了,但今天這個社會裏,像乾隆那樣的領導又何嚐少見,即便再精明能幹、剛愎自用,卻仍然喜歡聽奉承話,喜歡有人能替他在做了些“有失身份”或“影響形象”的小事之後,大唱讚歌,大拍馬屁。而這種本事又並非人人都有。可悲的是,每個組織裏到底還是能找到這種“奇才”;可歎的是,逢迎拍馬如和珅的人卻偏偏官運亨通,這些人最精通怎樣才能成為上司的心腹。

那麼到底要不要和“紅人”鬥呢?恐怕首先要看你是不是“劉羅鍋”.有沒有那過人的才智和生來就“身彎心不彎”的本事。然後還要看你的上司是否比“乾隆”更正直,有無可能做到“親賢臣、遠小人”?第三還要想一下與“紅人”爭道是為大局,為工作好,還是僅僅想為自己出口怨氣。否則,就不必吃力不討好,自費心機了。

一位苦心經營卻始終在官場上毫無建樹的父親在退休的那一天忠告他的兒子:“永道不要和紅人爭道,那些人都是魔鬼。”

然而劉羅鍋卻在劇中與和珅鬥了一輩子,恩恩怨怨、沉沉浮浮,其間的複雜與微妙又豈是一句簡單的“好人鬥壞人、好人必勝,壞人必敗”所能注釋得清的?

其實“紅人”原本是常人,更是俗人。他們之所以能成為領導的心腹,則定然是有其過人之處,同這樣的同事相處,一味退讓或一味攻擊都不是上策,最聰明的辦法應該是在吸收、欣賞對方優點的前提下與其推心置腹的交流、溝通,體諒對方的苦衷也是各種溝通的關鍵。試想:這些紅人通常沒有自我,靠著卑躬屈膝,謹慎做事過日子,辟如和珅大人,也確實是不容易的。同時也應該意識到:“心腹紅人”們通常是“心”思細、“心”機重,和他們講話得多點心眼,最好隻是守著自己的專業和工作本分來說,隻談事不談人。而且心腹的“腹”事實很小,絕沒有“宰相肚裏能撐船”那種大度和雅量。因此任何帶刺的話千萬別說,否則對方定會記仇,弄不好就會放支暗箭傷害你。“心腹”、“紅人”多半都長了一雙四麵八方都環顧得到的利眼,往往能抓住細節不放,喜歡從雞蛋裏挑骨頭,所以多談些天馬行空、救國救民的言詞,而少講細節、少談個人。這樣才不至於留下話柄,被“紅人”抓了小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