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別得罪人(3 / 3)

所以,每逢開口說話,不管是什麼內容,都要注意別讓別人產生自己被比下去的感覺。有一次,一位先生約了幾個朋友來家裏吃飯,這些朋友彼此都是熟識的。他們聚攏來主要是想借著熱鬧的氣氛,讓一位目前正陷低潮的朋友心情好一些。

這位朋友不久前因經營不善,關閉了公司,妻子也因為不堪生活的壓力,正與他談離婚的事,內外交迫,他實在痛苦極了。

來吃飯的朋友都知道這位朋友目前的遭遇,大家都避免去談與事業有關的事,可是其中一位朋友因為目前賺了很多錢,酒一下肚,忍不住就開始談他的賺錢本領和花錢功夫,那種得意的神情,在場的人看了都有些不舒服。那位失意的朋友低頭不語,臉色非常難看,一會兒去上廁所,一會兒去洗臉,後來他提早離開了。

一出門,他憤憤地說:“老吳會賺錢也不必在我麵前說得那麼神氣。”

人人都會經曆人生的低穀,人人都會遇上不如意的時候,這時,在失意的人麵前炫耀自己的得意之處,無異於把針一支支地插在別人心上。既傷害了別人,對自己也沒有什麼好處。

因此提醒你,與人相處,切記:不要在失意者麵前談論你的得意。

如果你正得意,要你不談論不太容易,哪一個意氣風發的人不是如此?所以這種做法也沒什麼好責怪的。但是談論你的得意時要看場合和對象,你可以在演說的公開場合談,對你的員工談,享受他們投給你的欽慕眼光,更可以對路邊的陌生人談,讓人把你當成神經病,就是不要對失意的人談,因為失意的人最脆弱,也最多心,你的談論在他聽來都充滿了諷刺與嘲弄的味道,讓失意的人感受到你“看不起”他。當然有些人不在乎,你說你的,他聽他的,但這麼豪放的人不太多。因此你所談論的得意,對大部分失意的人是一種傷害,這種滋味也隻有嚐過的人才知道。

一般來說,失意的人較少攻擊性,鬱鬱寡歡是最普遍的心態,但別以為他們總是如此。聽你談論了你的得意後,他們普遍會有一種心理——懷恨。這是一種鑽進到心底深處的對你的不滿,你說得口沫橫飛,卻不知不覺已在失意者心中埋下一顆炸彈,多劃不來。

失意者對你的懷恨不會立刻顯現出來,因為他無力顯現,但他會透過各種方式來泄恨,例如說你壞話、扯你後腿、故意與你為敵,主要目的則是——看你得意到幾時,疏遠你,避免和你碰麵,以免再聽到你的得意事,於是你不知不覺就失去了朋友。

當你有了得意事,升了官、發了財或是一切順利,切忌在正失意的人麵前談論。

就算在座沒有真失意過的人,但總也有景況不如你的人,你的得意還是有可能讓他們起反感,人總是有嫉妒心的,這一點你必須承認。

所以,得意之時就少說話,而且態度要更加地謙遜。

(2)避免自吹自擂。

人們最感興趣的就是談論自己的事情,對於那些與自己毫無相關的事情,多數人會覺得索然無味。對你來說是最有趣的事情,常常不僅很難引起別人的共鳴,甚至還會讓人覺得可笑,年輕的母親會熱情地對人說:我的寶寶會叫“媽媽”了,她這時的心情是很高興的,可是,旁人聽了會和她一樣地高興嗎?這是很清楚的。誰家的孩子不會叫媽媽呢?你可不要為此而大驚小怪,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不會叫媽媽的孩子才是怪事呢。所以,在你看來是充滿了喜悅的事,別人不一定會有同感。

竭力忘記你自己,不要老是嚷嚷,談你個人的事情,你的孩子,你的生活,以及其他的事情。人人最喜歡的都是對自己最熟知的事情,那麼,在交際上你就可以明白別人的弱點,而盡量去逗引別人說他自己的事情,這是使對方高興的最好方法。你以充滿了同情和熱誠的心去聽他敘述,你一定會給對方留下最佳的印象,並且他會熱情歡迎你,熱情接待你。

在談論自己的事情時,和人家較真或與人爭辯等,都是不明智的表現。但還有一樣最不好的,就是在別人麵前誇張自己,在一·切不利於自己的行為中,再也沒有比張揚自己更愚笨了。例如,你對別人說,“那一次他們的糾紛,如果不是我給他們解決了,不知要弄成怎樣,你們要知道,他們對任何人都不放在眼裏的,不過當著我麵前,就不敢妄動了。”即使這次的糾紛,的確因為你的排解而得到解決,可是你隻說一句,“當時我恰巧在場,就替他們排解了”的話,不是更使人敬佩?這一件值得稱讚的事情被人發覺之後,人們自然會崇敬你的,但如果你自己誇張敘述出來,所得到的效果恰恰相反,人們自然會認為你自己在自吹自擂,大家聽了你的自我誇張,反而會輕視你。一句自我誇張的話,是一粒黴臭的種子,它是由你的口裏播種在別人的心裏,從而滋長出憎惡的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