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要留有餘地(2 / 3)

所需要的一切是:稍加練習地表達你的感情。你會發現,練習得越多,則抑製得越少。我看到過這樣一些人,他們總是臉色陰沉,麵無表情,但是僅僅通過每天的釋放感情的訓練,他的臉上就逐漸顯現出了頗富吸引力的微笑。當你感受到友好之情時,請真實地表現你自己。不要因為你臉上表現出“夥計,見到你很高興”而感到害羞和自疚。

笑臉,是我們所喜歡看到的,也是我們能夠給予的。

有一句話說:“談論他人,多講他的好處。”

不過這實在有些困難,因為大部分的人對批評他人的缺點是很有興趣的。談論不在的第三者時,如果你在言辭上特別注意,而且閃爍不定,反而會被誤會你居心不良,什麼話也不敢再對你講。以自然的態度,巧妙地避免附合,這樣才是最聰明的辦法。

其實,應該盡量避免評論第三者,何況背後議論人實在有失修養。一般人一聊起來就忙不迭地說某人如何,公司主管怎麼無聊等等,我們經常警告自己說“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如果能如此,很多事也不會變得那麼嚴重。即使做評論時,也要盡量克製,別人的缺點隻講三成,點到就好。

本來,人類的優缺點是並存的,神經質的人也可以說是細心的表現;而親切的人競也有人用優柔寡斷來批評。優缺點,在不同的情況下是有所改變的,對這件事他的處理可能是親切然而碰上一件需要果斷處理的事,他可能就變成優柔寡斷了。因此評論他人時,怎麼能忽視優點,盡挑缺點講呢?

如果有人問你:“小李,我覺得小陳很傲慢,你認為呢?”如果你輕率地回答:“嗯,我也有這種感覺。”那可就不妙了。這種人通常容易被戲稱為“應聲蟲”。因為對方很有可能又跑到小陳那去告訴他:“小陳,小李說你這人很傲慢!”甚至還添油加醋,最後,彼此關係將變得很壞。

這種事情,在我們身邊的例子很多,自古以來就有這麼一句話:“話越傳越多,東西越傳越少。”尤其是當對方大肆議論某一位第三者時,最好不要插嘴,因為你不了解事實真相,隨聲附和,於事無補,許多事情並不是你附和他幾句他就能消氣,或者對你感謝萬分的。

當談話時,如果出現這種話題,雖然聽者很不自然,但也許朋友隻是發泄而已,你不必肯定或否定地回答他,把這些當作耳邊風就算了。

但有時也有例外,尤其是在女性麵前,千萬不要讚美其他女性。

“女性的敵人是女性”,某位心理學家這樣講。根據研究,女性通常比較敏感。有一所女子中學新來了一位年輕有朝氣的男老師,他在上課時,因為習慣每次在講課時,會暫時站在教室的某一處,結果有幾次,他剛好停在某一女學生旁邊,於是這位女學生以為老師對她有意思,搞到後來這位男老師要不就站在講台上講課,要不就不停地走,不敢隨便停下來。一學期之後,這位男老師便受不了精神壓力辭職了。

有些年輕的女學生愛幻想,對一件事容易一廂情願地掉入幻境中。尤其一位羨慕已久的男老師接二連三地站在自己旁邊,難免會自己織出一張網把老師和自己織進去。有時候你和女朋友逛街,你看到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孩子走過,於是讚美地說:“好漂亮的女孩子!”通常她們的反應有一半是“那麼你跟她去逛街好了。”因為讚美第三者,讓她覺得間接批評自己。

凡事要全麵觀察,全麵分析,才能在全局上獲得勝利,固此,視野必須寬闊,掌握的情況必須要全麵。

眼睛是信息來源的重要器官,尤其是通過親自觀察得來的第一手資料將成為判斷的重要依據,同時,可以用耳朵來聽聽別人的見聞,作為參考,大有裨益。

俗話說:“瞎子點燈白費蠟”,“盲人摸象”苦於沒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造成看問題易犯片麵性,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有一雙明亮的眼睛該是多麼幸福啊!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明察秋毫,應變自如。可有些人不善於保護自己的眼睛,甚至有眼無珠,缺乏應變之識,害己又害人。

眼睛如此可貴,就應該好好地使用和珍惜自己的眼睛。凡事要從不同的角度多看幾眼,看個明白,以便將完整的,全麵的情況傳向大腦,使大腦作出正確判斷。據報載,河南省蘭考縣委一位書記了解情況時,不僅是聽彙報,還要“看一看農民的臉”,認為“那比數學更生動,我們的政策如何,看群眾的臉最說明問題了。”看來,這位縣委書記是頗會使用眼睛的。

然而,有的同誌雖然也有一雙眼睛,甚至像楚國宋玉所說的很有一點“美目盼兮”的神韻,然而,可惜有眼無珠,看不清問題的實質;有的同誌雖然大睜著雙眼,卻對人對事視而不見,漠不關心,有眼等於無眼;還有一些同誌,眼睛的位置不正,以致出了不少毛病,常見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