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談話內容的技巧(3 / 3)

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別人說了一大通以後,如果得不到你的態度,盡管你在認真地聽,對方也會認為你心不在焉。

在對方話語的不緊要處,不妨用一些很短的評語以表示你在認真地傾聽,諸如“真的嗎?”“太好了!”“告訴我是怎麼回事?”“後來呢?”這些話語會使對方興趣倍增。

假如你和一個老朋友在一起吃飯,他說他前幾天跟上司吵了一架,這幾天氣悶得很。如果你對他說:“到底是怎麼回事,說說吧。”他會對你說很多,他有了一述苦悶的機會,心情便好受多了,自然你們的友情也會更加深一層。

4)把說話的機會奉還給別人。

有些人有一種錯覺,以為在求人時,越能說話越能訴苦,越能不斷地吹捧別人,就越容易成功,事竇上並非如此。

所以,在你滔滔不絕講話的時候,注意也要把說話的機會奉還給別人。

5)不要插嘴。在別人講話的時候,如果你自作聰明,用不相幹的話把別人的話頭打斷,這會引起對方的憤怒的。

6)要學會聽出言外之意。

通常除說話以外,一個眼色,一個表情,一個動作都能在特定的語境中表達明確的意思。就是同一句話也可以聽出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7)用心聽,要聽全麵。

加州大學精神病學家謝佩利醫生說,向你所關心的人表示你可能不讚成他們的行為,但欣賞他們的為人,這一點很重要。仔細聆聽能幫助你做到這一點,認真聽,並且要聽全麵的而不是支離破碎的話語,否則你會妄加評說,影響溝通。

聆聽是表示關懷的行為,是一種無私的舉動,它可以讓我們離開孤獨,進入親密的人際關係,並建立友誼。

(8)自信地與名人說話。

與名人說話時,不要有害羞畏怯的心理,隻要能真正表達你內心的意思,你就能與任何名人開口說話。有些人對名人隻是一味的說些奉承話及空洞話,這樣是不能使對方愉快的。如果你是真誠的,那你就把深烙在內心的印象,說給他聽,他會深深感到愉快,但你的措辭和說話的態度都要得體。你可以把他視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來對待,對他提出一些能夠表達感情的問題,不要把他視為什麼超人。他也實實在在像任何人一樣的,敵不過疲倦,也承受不住傷害。他們可能比你更脆弱,而且與你一樣害羞。不要認為他的人格不同於常人。他向公眾所投射的信心、睿智、仁慈、滑稽或性感等等形象,實際上往往是杜撰的。當你同時應付兩位名流時,不要隻顧你所敬仰的一位,而置另一位於不理,這會使他們兩位都不自在。你應該說,遇見兩位,真是使人興奮,如果你想和他們繼續談談,那麼你必須保證話題是他們二位都能參加意見的。換句話說,你要確保三人談的方式。如果你對另一位名人並不熟悉,而且在經過介紹之後,你仍想不起有關他的任何事跡,你也不能對他有所疏忽。你必須一視同仁的,表現同樣的熱情和友善。不喜歡說話的名流,包括外貌滑稽突出而似乎容易親近的喜劇演員在內,他們在舞台上已經笑到了極限,因此,在真實生活中也許不會像在舞台上表演那般幽默。作家、詩人、畫家、音樂家等,從事創作性工作的人,雖不大喜歡說話,但這些人往往對政治乃至於宗教,都有廣泛的興趣。他們在社交場合也許不活躍,不自在,但他們有啟發人們思想的獨到之處,你和他們說話,必須耐心,不要輕易動怒,也不要太熱切,要溫和、冷靜和體貼,就像應付別的敏感的人一樣。適可而止,恰到好處名人往往比尋常人為社會做出了更多的奉獻,而且也有私人的嗜好。比如有的名流很關心學校教育,他們可能有些百年樹人的改革大計,有的名人利用業餘時間,鑽研某一領域,當你預先知道或誠心去拜訪某位名人的話,你可以預先作點談話內容的準備,如果他是位知名度很高的名人,那麼,你可以向有關方麵的人去打聽。比如他被邀來本地演講,而你想與他結識,那你即可向邀他來的單位或個人,索取有關他的資料,他們一般不會拒絕你的要求。

名氣一般的名人,總是生活在情緒不穩定的狀態,他們內心的恐懼,使他們脆弱敏感,別人稍有疏忽就會激怒他們,而且他們也容易傲慢。然而,他絕對需要你的尊重和順從,他的名氣愈小,他對於親切、尊重的需要也就愈大。褪了色的名人,也就是過時的名人,最好采取迂回的戰術,也即是通過第三者來了解他的情況。

應對名人的開場白應該是積極的,那些消極的開場白,如這些日子以來你是如何打發的呀,或我們很久沒有見你在公眾場合露麵,你去哪兒了呢?或這麼久了不在舞台露麵,覺不覺得無聊呢?這些話等於當頭潑他一盆涼水。消極的開場白,要盡量減少避免,因為這樣無論如何也無法使他表達他的真情了。

在多數情形下,與名人談孩子是不會錯的。你可以問對方有幾個孩子,多大了,他們現在在哪兒,以及孩子讀的學校好不好,學習成績好嗎?如果你也當了爸爸或媽媽,那麼,你就更具備和他們談孩子的資格了。你可以告訴他們,你的孩子已經長大,或和對方的孩子同齡,你也可以向他們表達,你對孩子蓄長發的感覺,或孩子喜歡搜集小動物等等。不過話題不要扯得太遠,要適可而止。更不要把所有的隱密都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