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跋(1 / 1)

收集在《文集》中的作包括公開發表的長篇小說全部;理論專著和文章以及中篇小說的人都;短篇小說和通俗文學的二部分;

曆史讀物的一部分。至引飲文、雜文、小品、隨筆之類,繭集不全也沒有必要全部收入,川華者酌情收入。為了留存曆史原貌,把最初自費結集的《豆腐幹集》和く小擺設集》,“原湯原汁”地收了進來。

我曾寫過相當數量的報告文學,用我的老朋友,山東美術出版社馬濟民同誌的話說:“他們在涮人!”我被當了“槍手”,為他人大掙其錢,我卻是“安老不算老,吃虧知多少”。所以,統統刪去了,隻保留我心甘情願伏案疾書的三篇。因為我太尊敬“傳主”了,他們是我心目中的賢者。

我寫了大量的連環畫腳本,成冊的也有幾十本,大型畫冊也參與其中。這次收入《征袍姻緣》一篇作為代表,因為這個腳本獲得了中國首屆“金環獎”。其餘的隻好舍棄了。

我這一生不知編寫過多少供表演的節目,從小呂劇、山東琴書、山東快書、彈唱、坐唱到三句半、朗誦詩、晚會貫串詞,全是“急就章”,留一篇《獻給我們的老師》和一篇《母豬河今昔》(隻節選開頭)作代表。

人輕言微,還輪不到我來寫回憶錄,但是長者風範足以垂世,還是有一兩篇懷念的文章,不揣淺陋,一並收入。

《文集》的印製得到了眾多長者和有識之士的支持和鼓勵,令我感佩之至。無法一一列出,待我將來用《惠存紀念書簽》的形式鳴謝。封麵題簽由威海市書協主席單國防賜教。

自此,我就要“封筆”了,寫下了一篇散文《楷木頌》代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