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依其計算方法不同,可分為古典概率、試驗概率和主觀概率。
主觀概率以概率估計人的個人信念為基礎。主觀概率可以定義為根據確鑿有效的證據對個別事件設計的概率。這裏所說的證據,可以是事件過去的相對頻率的形式,也可以是根據豐富的經驗進行的推測。比如有人說:“陰雲密布,可能要下一場大雨!”這就是關於下雨的可能性的主觀概率。主觀概率具有最大的靈活性,決策者可以根據任何有效的證據並結合自己對情況的感覺對概率進行調整。
在實踐中,有些隨機事件既不能按古典概率,也不能按試驗概率計算各種可能發生結果的概率,而隻能依據主觀判斷確定各種可能發生結果的概率。特別是在充滿不確定因素的經濟問題中,不存在大量重複性過程,決策者麵對的往往是僅發生了一次的事件或在相同條件下重複發生的事件,因而,需要運用主觀概率。
主觀概率是人們對某一事件A發生信任程度大小的主觀評價,即:
P(A)=[對A發生的信用度]
主觀概率也必須符合概率論的基本定理:所確定的概率必須大於或等於0,而小於或等於1;經驗判斷所需全部事件中各個事件概率之和必須等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