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皇帝文化“化”了什麼? (1 / 2)

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二三年裏,縱觀全世界的文化現象,有一種發生在中國的文化現象特別地泛濫。將這一種特別泛濫的文化現象攤放於全世界的文化現象之中來看待,進而來思考,於是便有了異乎尋常的意味。其文化的品格性質,同時便不免令人疑惑。

那就是—風起雲湧般地發生在中國的皇帝文化,或曰皇權文化。這一種文化,既是關於古代曆史事件的一種文化,又是關於古代政治權謀的一種文化;既是文藝的,又是娛樂的;既表現為莊重的,又表現為嬉鬧的。從出版業到影視業到廣告業到報刊業,所有這一切類型的皇帝文化現象,形成蕪雜而多產的“滾滾皇塵”。

眾所周知,它首先是從台灣刮來的。來勢類似沙塵暴。代號《還珠格格》。

事實上,在《還珠格格》以前,大陸的皇帝影視劇已拍過幾部,如《努爾哈赤》,如《唐明皇》,如《武則天》。嚴格地說,《努爾哈赤》是一部王者傳,是準皇帝電視連續劇。在《還珠格格》之前,它們的收視率雖也曾創下很高的紀錄,但並沒有“拉動”起泛濫的文化現象,更沒有形成泛濫的文化局麵。

《還珠格格》在商業上大獲成功之後,文化局麵不同了,幾乎是一時間,皇帝影視泛濫了,泡沫般在中國的文化之鼎中沸騰。以至於有的時候,電視裏七八個台同時滾動播出一部或交叉播出幾部。長辮子短馬褂的我們的形形色色身份的前人,似乎在與我們今人同度心照不宣的文化狂歡節。

於是,在電視中,皇帝們首先成了這樣一些人:他們氣宇軒昂,舉止瀟灑,風流倜儻而又知書達理。並且,與臣子們相比,簡直更富有人情味,更善於理解人。一旦與百姓接觸了一下,那一種皇帝對百姓的愛心,便油然地流露出來了。他們又是些多麼飽學幽默之人啊!因為他們自幼由國師授教,早已是滿腹經綸,整個兒被文化浸泡得透透的了啊!他們使我們這個國家的下一代或許邊看邊想:唉,這些皇帝都是些多麼好多麼可親可愛的人啊,盡管有時未免太過威嚴了點兒,可別忘了人家是真龍天子是皇帝啊!若做了我的父兄,我將多麼地幸福啊!若我們的少男少女們的父兄,又恰巧是下崗者失業者,則我們尤其不敢對我們的少男少女們看時的內心深處的想法往細處尋思了!

於是,在電視中,皇帝們接著又成了這樣一些人:他們雄才大略,他們堅定果敢,他們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他們治大國如烹小鮮。最主要的,原來他們是多麼地為了國泰民安廢寢忘食日夜操勞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才明白!原來國家有時被弄得糟透了,征戰不息,哀鴻遍野,民不聊生,都是沒法子的呀!不那樣疆土能統一嗎?不統一能有今天的偌大中國嗎?做老百姓的,應該進一步明白這樣一種曆史常識啊—那就是,從前的皇帝,頭腦裏裝著的,全是中國老百姓的長遠利益啊!沒有他們當初的英明,哪有中國老百姓今天的幸福啊!於是自己與從前的皇帝們,在今天達成了跨曆史的理解。豈止是理解,簡直恨不得喚他們的魂使他們回到今天的現實中來,或自己幹脆想法子穿越時間隧道,去往他們的朝代,每日三敬三祝,做他們的忠順子民。

於是,在電視中,曆史成了這樣的:中國的皇帝們倒是都堪稱偉大的,起碼接近著偉大;曆史上記載的統治罪惡麼,那大抵是奸臣們所為;皇帝們也有凡人的弱點啊,他們最大的弱點不過是輕信了奸臣的讒言。

而這些皇帝們,尤其是被以正劇麵目推出的皇帝們,又差不多都是按照一種接近著“三突出”的文藝創作原則弄出來的。即—在矛盾鬥爭中,突出正麵力量(以英明的皇帝為首的忠誠於他的政治力量);在正麵力量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皇帝們的忠臣良將是也;在主要英雄人物中,突出皇帝本人的正麵形象。他們或者也有些小小不然的缺點、過失,但他們最終的形象,必須是比較地高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