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一幢建築設計公司的樓宇,牆腳圍了圈木柵欄,裏麵植了翠綠挺拔的竹子,同伴說,這竹子長得真好!
當然,因為是假的。
啊!不會吧?她湊前細看,隔著柵欄她仍不能確信竹子是假的。的確,它們做得相當逼真,葉子的質感、形狀乃至姿態在風裏都足以亂真。
她用手捏試,這次確認:竹子確是假的。
你怎麼看出它們是假的?
因為沒有一片黃葉。
這一大叢竹子,青翠欲滴,生機勃勃──然而就是它過分整齊的生機泄露了秘密:既是生命,怎可能沒有丁點的參差與萎敗?
你見過沒有一片黃葉的竹林嗎?哪怕它們整體抖擻昂揚,但一定會有少許凋敗的枝葉。對生長,總會有些陽光和養分無法送達之處。
生機與凋敗一起,才構成生的真相。
做一本女性刊物幾年,采訪了不少人物。明星、時裝設計師,以及各行業翹楚──在化妝師、攝影師等的通力合作下,他們被PS過的形象在雜誌彩頁上綻放光芒。我寫過若幹這種訪談,提綱上的問題都是春風和羽毛,沒有尖銳與撕扯。讀者更願見到幸福,明星們也更願在公眾麵前以這樣的形象出現。像籠上燈罩,既亮又柔。
當垂下眼睛熄了燈,有什麼藏在黑暗的角落?
采訪一位女導演兼知名節目主持人。上海莘莊的一幢小別墅,院裏合歡樹開出一片粉紅。在富有格調的客廳中,她讓阿姨端上清淡精致的午餐,她說她喜歡布置家,出差都帶著有家人照片的相框,睡前擺在賓館床頭,她喜歡買昂貴內衣甚於外套,因為內衣是女人對自己的愛情──我奮筆記下,這正是雜誌所需的內容……我們聊得多了,深了,她說到她的婚姻,和先生名存實亡的婚姻,他們隻是顧忌各自的事業,維係著婚姻名分。曾經,有其他媒體采訪時,她談到他總是避重就輕,隻談他們相識初婚的那段,那之後的爭執與碎裂緘口不言。這次,她有所保留地吐露了些真相,末了,不忘交代一句:這些千萬別寫進去!我笑笑,她不叮囑,我也不會寫,雜誌虛席以待的版位是為幸福準備,怎會牽扯難堪?
還有一位藝術圈內的知名女性,若幹年前我采訪她時,她興致勃勃地說到她的藝術創作,被讚美的靈感,饒有收獲的東南亞采風,n次成功展覽……她沒提及孩子,我以為她是丁克家庭。
再訪她時,冬天的下午,聊著聊著,她神色忽地黯然,說到患憂鬱症的女兒。她說,一直沒說出是因為覺得不便。這個午後,她和我,兩個女人間的投契,加上她的真性情,她說出這傷痛,她在女兒身上傾注的希望與心血,以及現在巨大的憂心與失落,女兒不久前因失戀自殺過一次,現在,隻要女兒靠近窗口,她就嚇得想箭步衝過去!她說自己的老母親在家陪護女兒,幾乎寸步不離。